是法定情节,而是酌定情节,但查清受贿款的去向有利于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等情况,有助于对被告人准确量刑。 关于受贿款的去向特别是用于公务开支是否 有狡辩、逃遁之机。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我国应当完善法律制度,明确贪污贿赂犯罪方面的有关规定。建议立法、司法机关针对受贿款的去向是否影响罪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实现刑罚目的的途径主要是对犯罪人判处并执行刑罚,但这种主要取决于犯罪人的主观努力,在以自律为主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特殊预防效果,较这将犯罪人收押 呼声非常强烈。而事实上, 目前贪污、贿赂及滥用职权的职务犯罪,其适用缓刑的比例大大高于其它性质的犯罪。 目前,贪污、贿赂犯罪适用缓刑的比例平均达40%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59.html -
了解详情
外建设, 发放职工福利、组织集体活动等, 属于单位受贿行为。 参考文献: [1]石磊:简论商业贿赂犯罪中的回扣[J].法学论坛,2006, (5) [2]赵冬燕:回扣详议以商业贿赂罪为视角[J].河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79.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洗钱犯罪的上游,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刑法修正案中新增设的贪污贿赂犯罪仅为刑法第八章的贪污贿赂罪群之下,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与职务侵占分别隶属于破坏 究其因由,只有也只差一个,那就是非法占有之目的,因为在贷款诈骗犯罪中必不可少的主观要件是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我们在侦查阶段没有收集到非法占有为目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66.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很多国家如西班牙、瑞士、蒙古等国的刑法典大都未将公款的不同用途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结合世界刑事立法通例的特点,将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现行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的公款就会被强行划拨,公款的使用权必然会受到侵犯。但行为人对公款使用权侵犯的主观故意内容,不是直接故意,而是间接故意,这与挪用公款罪要求的直接故意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1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看,家属出面接受财物,一般说对行贿人的目的意图是知道的,财物的贿赂性质是有所共识的,但并不具备共同受贿的主观要件,也不能基于财产共有关系就把家属接受财物视为受贿实行行为,更不能表明有共同受贿的故意。家属与该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取决于他们勾结的状况和受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15.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等犯罪共同规定为一章。在贪污、贿赂罪中,贪污、贿赂钱款的使用用途不是这些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而挪用公款的使用用途却是挪用公款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从 的公款就会被强行划拨,公款的使用权必然会受到侵犯。但行为人对公款使用权侵犯的主观故意内容,不是直接故意,而是间接故意,这与挪用公款罪要求的直接故意不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6.html -
了解详情
为条件。显然,这是从保护欧共体财政利益的实际需要所作出的立法选择。其次,主观方面不同。普通诈骗罪只能由故意构成,不存在过失的刑事责任;而资助诈骗罪既可 条款对主动和被动贿赂的犯罪构成规定,其意义在于运用刑法有效保护共同体经济利益。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立法者不仅主张对行贿、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作出具体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1.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关系人”作为国家领导干部人际网中的重要一节,在实践中经常涉及由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的问题,为此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办理 主观上没有受贿故意,在犯罪客体上也相应地没有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其行为不符合受贿罪的主观和客体要件,不构成受贿罪。根据上述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3008.html -
了解详情
目录一、洗钱罪的概念二、洗钱罪的立法沿革三、洗钱罪的构成要件四、洗钱罪的认定五、洗钱罪的追诉标准六、洗钱罪的刑事处罚七、洗钱罪法律法规 。一、洗钱罪的概念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68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