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反对法律虚无主义,防止将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不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认定为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发展起来的犯罪构成理论成为认定犯罪的第一道过滤网;社会危害性的理论则 主体责任能力的程度高低、故意中认识的范围和意志的坚定程度、过失中注意义务的大小、不注意的程度轻重、注意能力的强弱等,也包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7.html -
了解详情
如能缩小其范围,自不致侵害现行刑罚制度。[65]承认期待可能性的超法规适用,与罪刑法定是何种关系,二者有无矛盾?我认为,在这一问题上,台湾学者 主体的结构按如下层次设计: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精神无障碍(积极的、原则的要素)+ 期待可能性(消极的、例外的要素),三是有助于对紧急避险、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4.html -
了解详情
如能缩小其范围,自不致侵害现行刑罚制度。 [65] 承认期待可能性的超法规适用,与罪刑法定是何种关系,二者有无矛盾?我认为,在这一问题上,台湾学者 的结构按如下层次设计: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精神无障碍(积极的、原则的要素)+ 期待可能性(消极的、例外的要素),三是有助于对紧急避险、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56.html -
了解详情
如能缩小其范围,自不致侵害现行刑罚制度。[65] 承认期待可能性的超法规适用,与罪刑法定是何种关系,二者有无矛盾?我认为,在这一问题上,台湾学者 主体的结构按如下层次设计: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精神无障碍(积极的、原则的要素)+ 期待可能性(消极的、例外的要素),三是有助于对紧急避险、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3.html -
了解详情
容易导致社会道德侵权。因此,荐证者在从事广告荐证时,应承担必要的道德义务及社会责任,这是由广告荐证的公共性特征决定的:广告荐证面向公众。其二,法理基础。 从形式上确立了食品广告中虚假荐证的刑事责任,但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及罪刑法定的刑法原则,荐证者最终并不承担虚假荐证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63.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的刑罚制度转采西方的刑罚体系;废除传统的报应刑主义,接受西方的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应原则和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在《进呈刑律分则草案折》中,沈氏又 法律话语的道德话语却未加转换,此可谓之转换漏略。上述技术瑕疵不仅导致了道德话语与法律话语的错乱,混淆了是非,也严重扭曲了孔孟之道的本意,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98.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而将罪刑法定原则和个别化原则两者结合起来,赋予法官在具体刑事案件处理中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则可兼顾刑事法律适用的一般正义与个别正义,从而 。因此,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应采取“两手抓”的策略,一手抓法官素质,一手抓社会的道德水平、教育质量和政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司法人员依法秉公办案,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8.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性的超法规适用,与“罪刑法定”是何种关系,二者有无矛盾?我认为,在这一问题上,台湾学者洪福增的见解是适当的:“依据罪刑法定主义的立场,刑法 主体的结构按如下层次设计: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精神无障碍(积极的、原则的要素)+期待可能性(消极的、例外的要素),三是有助于对紧急避险、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8.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表现,而按其教唆他人实施的特定犯罪的罪名与法定刑对教唆犯进行定罪处罚,是罪刑法定原则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具体运用。这种从属性不是相对的,凡是 的成立。2、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教唆故意;即教唆者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他人道德犯罪意图,进而实施犯罪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2.html -
了解详情
统治阶级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都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法的指导思想和断案依据。“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定。”⑴在西方,“政治和法律 的法律文化源泉。第三,实行以保护公民权利为目的的法律推理。例如,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无罪推定-被告在未被依照法律和事实确定有罪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