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民事行为导致的对他人财产的持有。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把侵占借用他人的、自己无处分权(所有权)之物,与通过借贷关系取得 物)罪和盗窃罪的区分不是很准确,导致司法定性不准确的情形时有发生。那么对非法占有他人遗忘在特定场所之财物该如何定性呢?有这样一个案例:被告人王某,系一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704.html -
了解详情
该罪名的确立吸收了国外有关的立法经验,填补了我国侵占刑事立法的空白,有利于打击侵占他人财产所有权的犯罪。根据《刑法》第270条之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 他人财物为对象,都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观上都是出自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455.html -
了解详情
当然地产生了法律上的占有权。当有证据证明时非法占有,那么此时只有占有事实,而没有占有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占有事实与占有权时二元的,两者共同构成占有制度 二者,究其原因,在于占有权与他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均属于财产使用的范畴。它们都是利用他人的财产进行社会生产。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13.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犯罪率尤其是设置有死刑的严重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财产犯罪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逐年增多。就人们比较痛恨的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 在主观上只是为了达到非法占有他人或者国家财物的目的,其主观恶性不是极大。就危害结果而言,尽管在犯罪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重大公私财产的损失,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0.html -
了解详情
它与既遂未遂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忽略了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的事实,忽视了抢劫罪基本构成所要求的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及其对抢劫罪基本构成既遂与未遂应有的 或他人的劝告而打消了抢劫的念头,放弃了抢劫的继续实施,从而没有发生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的结果。可见,抢劫罪的犯罪中止形态可以分别与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形态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0.html -
了解详情
对陈礼文在赌博中作弊欺骗行为的不满和气愤。原判决认定上诉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证据不足。因此,原判决认定上诉人陈雪、林伦朝、张 赌资或所赢赌债,属于“事出有因”,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将赌资、赌债索回,与一般抢劫罪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意图不同。当然,如果行为人使用暴力等手段构成其他如非法拘禁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3.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丧失所有权。虽然改制后的公司并非行为人一人出资,也没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个人直接占有上述款物,但上述款物已归全部由自然人个人出资的公司所有,并由行为人实际 隐匿公共财物的其他股东所占有的财产如何认定,笔者认为,非法占有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即可以由本人占有,也可以处分、转送给他人,只要未经所有权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8.html -
了解详情
、曝光的损害后果与不曝光的对比后果来要挟被害人,迫使其就犯,进而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10]判例把电视台曝光是合法行为作为无罪的重要理由,这一点显然 是他人的财物,自己的财物被他人占有(不管是合法占有还是非法占有),行为人采用威胁的方式取回财物,都是正当行使财产权利的行为,不能构成勒索罪。在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8070.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否则,就会产生定性不准的问题。况且,一般认为,抢劫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目的犯,而强取信用卡本身并非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之所在, 造成他人大量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必要定罪处罚。至于如何定罪,有论者提出,抢劫他人的信用卡并且使用的行为应当一律定性为抢劫罪。因为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强行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54.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和动机。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为了获取更高利润,并无非法占有他人房款的意图,应当承担民事违约责任;相反,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打算交房,使 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70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