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控告、申诉之后介入到审判中来,因而关心的主要是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是否正确,主要不是案件处理的程序公正。而一旦人大为了追求实体正义的目标开始干预 组织法制定后重新修改的,所以理应优先适用。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下放部分案件死刑核准权的做法,固然有立法矛盾、冲突的因素影响,但是按照新法优于旧法、高位阶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8.html -
了解详情
对有些重大案件的裁决,可以越过联邦上诉法院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 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在当事人对上诉权进行处分的基础上减少一个审级,基本上可以发挥三审终审 三审上诉条件的规定、上诉理由是原审法律适用有错误等等,那么,不管二审裁判本身是否正确,都可以发动第三审程序。再审以生效裁判为对象,这一生效裁判无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320.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的关系 比较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可见,各自对于解释规则的体例安排和具体做法并不相同,如法国立法无意思表示解释,仅有合同解释,而且其对合同解释的 目的的解释。目的解释的结果不仅可验证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习惯解释的结果是否正确,而且也可体现意思表示或法律行为应采有效解释原则的精神。这是因为,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429.html -
了解详情
第344条,其所谓事实上诉仅要求第三审法院审核原审在所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是否正确地适用了实体法,第三审法院所作判断必须以原审认定事实结论为依据,此种审查 应具有的功能,而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陪衬。 [38]法国在这一点上采取较为特殊的做法,即对于初审采参审制的案件,法律要求二审亦采陪审制,且陪审员人数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4.html -
了解详情
是真正的、具有约束力的法。所以,如上将法律解释看作是法律适用之必要前提的做法,其实就是把解释当做是发现、寻找能够直接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裁判规范的一种手段 并不是首先考虑语法规则然后再开口说话一样,对语法规则的考虑只是在检验所说话语是否正确时才会出现,法官解释法律也是如此。就此而言,法官解释法律,不是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72.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在被拘留或者逮捕后应毫不迟延地被带到法官面前,由法官审查逮捕、拘留是否正确,还实行自动人身保护令制度,即被告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向发布拘留令的法官 规定沉默权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所采取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也是立法改革中所应采取的现实主义态度。法律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强调任何社会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3.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自由裁量权,说明量刑改革已在我国自下而上地悄然启动。试行先例判决制度要看先例是否正确。在估堆量刑的前提下,量刑公正是一种偶然性。如果前提值得怀疑, 的禁区。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来看,判例法原封不动的移植不太可能,务实的做法应该是创造性的汲取其有益成份并明确典型案例的法律定位。2004年8月,河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0.html -
了解详情
,并适时纳入民法典或民事诉讼法典,同时强调在上诉、再审中以确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的名义对实际存在的证明责任自由裁量判决进行严格审查。如果要预先给本文 坚持以往司法实践中将确需证明责任倒置的案件通过层级上报方式交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的做法,将证明责任倒置的个案特征和特殊性转换为制度特征和普遍性。正如季卫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54.html -
了解详情
中一直存在着名为合议庭审判,实为单个法官独自办案,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署名的习惯做法。[19]立案庭立案后将案件分送至业务庭,业务庭再将案件分到各法官手中, 不必去考虑同行的利益,要考虑的是作为裁判者,其认定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是否正确,裁判是否公正。 2、合理规定发言顺序和内容。我国合议庭合议规则仅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31.html -
了解详情
对有些重大案件的裁决,可以越过联邦上诉法院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 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在当事人对上诉权进行处分的基础上减少一个审级,基本上可以发挥三审终审 三审上诉条件的规定、上诉理由是原审法律适用有错误等等,那么,不管二审裁判本身是否正确,都可以发动第三审程序。再审以生效裁判为对象,这一生效裁判无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