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连带责任的区别 1.产生的原因不同。连带责任是基于同一事实产生的,一般是由于共同侵权行为或是同一合同不履行行为,债务人的连带关系存在于债务 债务人联系到一起。 2.法律要求不同。连带责任往往由法律明文规定或基于当事人约定,不真正连带责任大都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归纳和总结,法律较少有明文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10.html -
了解详情
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可见,我国法律规定的定金罚则仅适用于合同不履行行为即违约行为,定金罚则乃是违约责任。而违约责任存在的前提是合同的有效性 的情况下,解除的后果只能对违约方不利。正是鉴于这些原因,对可得利益的赔偿不应包括在合同解除产生的损害赔偿范围内。?上述两种方式,均可由原告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6.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赔偿。这对非违约方来说过于苛刻。瑞士债务关系法承认的是合同解除而产生的损害赔偿,对因合同不履行的损害赔偿置之不顾,也放纵了违约方,仍不足取。因而, 了《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原则,该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5.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特定行为。[21]荷兰民法学者则认为“以债务不履行为理由的场合和以侵权行为为理由的场合只是作为赔偿责任发生的原因不同,共通的归责原则、损害赔偿责任 给付等亦被视为契约关系,契约关系的效力,予以扩张适用。[50]不少国家对于合同不履行而产生的非财产损害,亦有由侵权法向合同法的嬗变,与契约关系密切联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4.html -
了解详情
之协议,使因合同产生之权利义务归于消灭之行为。此种定义与台湾民法中契约解除之概念有所不同,此乃导因于中国合同法将合同解除定位为合同权利义务终止之原因之一,而 原状之法律效果,使当事人间利益状态回复至缔约前之基础上,如此合同自始即不存在,因合同不履行而生之损害赔偿请求权自然失其存在上之基础,是故解除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0.html -
了解详情
定金、给付违约金等义务,这样的义务,与合同的损害赔偿债务也是不同的,它们都是合同之债的内容,是合同不履行所产生的债务,但是这种给付义务的产生,不 责任(一)后契约责任的概念后契约义务不履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是产生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因之一,后契约义务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造成对方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1.html -
了解详情
之处:第一,两者都产生于民事交往过程中,且都以合同形式出现;第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对合同所规定的义务都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第三,都表现为 不完全履行的目的旨在毁约或避免自身损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观原因造成,应认定为民事欺诈行为;如果其部分履行意在诱使相对人继续履行,从而占有对方财物,应认定为合同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6.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犯罪的范畴,在客观构成上完全适用诈骗犯罪的构成模式。即: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人获得财产被害人的财产损失。③本 的基本事实。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隐瞒自己实际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实,隐瞒自己不履行合同的犯罪意图;隐瞒合同中自己有义务告知对方的其他事实。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942.html -
了解详情
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迟 延履行。当事人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产生的解除权是法定解除权。 变更原则。 第三种观点认为银行房贷政策调整属于商业风险,当事人不可据此解除合同。[1]购 房人希望通过按揭方式购买商品房,其应当预见办理贷款存在的不确定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647.html -
了解详情
极其发达,并且,借助法国法作为大陆法系重要的法律输出国的地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制及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因此,本文着力于介绍和分析法国医疗合同责任 同等履行的一种方式,则该赔偿的原因只是完全存在于合同交易领域;如果认为赔偿的债权在于所遭受的损害,即超越了合同不履行范畴,则因果关系的概念在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2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