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 被发现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并能够在其之后正常运转。于是,作为与环境评价制度一起被并称为环境污染和破坏两大法宝的三同时制度,在行为人进行了利益权衡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84.html -
了解详情
〔1〕 2.中国生态安全现状 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处于低安全度状态,主要表现为:其一、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着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生态破坏范围在 生物技术立法方面完全是空白 .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而没有包括关于转基因生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01.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权是一项基本人权;(2)参与权的权利主体具有广泛性。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可以行使参与权,但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 环境影响评价。第21条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78.html -
了解详情
种权(力)利的设置存在主次之分。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家环境公权力的实施。在环境法中公众环境保护权较环境公权力来说处于从属地位。以下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新制定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规定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当有周围居民的意见的内容。但由于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66.html -
了解详情
,尽管环境法制建设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若从法律的实效来看,仍然问题重重。最根本的就是没有树立权利本位的观念,尽管在《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 的距离。环境权的法制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 杨朝霞,单位为北京林业大学。 【注释】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项目的中期成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1.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发布;问责制度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公众参与是当前我国民主建设的热门话题。公众参与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公众在参与的全部过程中需要政府凸显自身 《环境保护法》在总则部分第六条有原则性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零七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明确较为具体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55.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种制度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先例。如日本环境厅在1980年草拟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案》但由于财经、企业界的反对而未得到国会的批准。但在中央的统一 防治法规和资源管理法规。各地配合国家立法制定了相应的地方环境法规和规章。其中较为成功的是关于以建设项目为对象以各项制度为内容的立法。[22]中国把环境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8.html -
了解详情
的矿产资源税费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矿产资源税费体制的重构也是目前财政部的重点项目之一。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断完善的新矿产 灾害的应急措施。如建立地质灾害防控制度:对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动态监测,对资源型城市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34.html -
了解详情
废玻璃、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汽车及其零件的循环利用管理办法;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标准、科技等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建筑废弃物和城镇生活垃圾的回收 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进口的产品是能否再用或再生利用,进口资源是否为有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73.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问题。一方面,该原则肯定了环境保护责任是全球性的责任,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必须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另一方面,基于公平的理念,国家承担的义务 《环境损害赔偿法》等法律,它们不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且对规划也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鼓励清洁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重污染治理、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