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8360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裁定的上诉制度,但是却根本没有规定当事人可对何种裁定提出上诉,因而裁定之上诉程序实质上无从启动。[⑥] 试行法颁布后,只是规定对于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上诉,对于 程序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控诉程序、上告程序与抗告程序。其中控诉是指当事人针对第一终局判决向第二法院提出的上诉;上告是指当事人不服控诉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007.html -了解详情
下去,具有特定的时空连续性和前后次序性。以刑事诉讼为例,从侦查、提起公诉、第一审判程序、一审判决,再到上诉及其后的程序,整个过程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法 高的案件或疑难案件,从轻、从退而不是从无已是法院所持的基本原则,其中发回重成为第二法院对案件进行技术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之所以称之为技术处理是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了解详情
和发挥民事诉讼的效益价值。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就意味着案件经第二法院审理后作出的判决即为终审判决,立即生效,当事人必须受裁判约束。再审和 较大的(如人民币3万以上)的财产权请求案件和重大复杂的其它民事案件及中级法院作为第一的民事案件,只有当事人在对二审裁判适用法律不服的才可上诉,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60.html -了解详情
目的上诉,都可以因一方当事人递交上诉状而引起二审程序,由上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第二次审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一方面即使是诉讼标的额小、案情简单的案件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规定,一般是由基层人民法院作为第一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为第二法院即终审法院。这样的规定导致了一方面由于中级人民法院属于级别较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8.html -了解详情
的信任;第六,司法体系中各部分的分工协作。 而我国民事诉讼上诉的功能在于上诉法院对初审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判所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诉讼程序 发回重和改判的相关数据。 [11]曹守晔:论民事诉讼第二程序的改革,载《人民司法》1999年3期,页4.曹守晔在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为了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2.html -了解详情
的理由和标准,《刑事诉讼法》规定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和第二人民法院发现第一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为原 相应的制约措施。依照民诉法的规定,对于发回重的案件,原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并按照第一普通程序重新审理。根据我们所作调查显示,原审法院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7.html -了解详情
抗诉的申请为限。对这一问题,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是这样规定的:“第二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 裁判,被告人只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上诉,检察机关只对部分内容提出抗诉的,第二法院对全案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审查,这种不告而理的行为显然是违背了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925.html -了解详情
僭越,扭曲了合理的诉讼结构。[iv] 在上述三个含义中,第一第二种含义是结构意义上的控分离原则,基本要求是实现机构设置和人员组织上的、 遗漏了被告人的从重处罚情节的[xix]。 关于人民法院建议的效力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加强法院建议对指控的约束力:其一,对于检察院以A罪起诉,被告人对A罪作无罪辩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89.html -了解详情
](P 128)在英美法系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法理,英美法系国家的上诉法院通常不对第一法院业已决定的事实问题予以重新考虑。这种限制主要源于陪审团作为事实认定者的 上诉第三审的措施有14种之多,其中以上诉额之限制、原第二法院之许可上诉、第三审法院裁量受理上诉、限制以判决违背法律为理由等方法,效果最为显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38.html -了解详情
32%,而交通庭的和解结案率高达59%左右;在德国,1983、1984年第一审结(含地方法院和区法院)的民事案件中,和解结案分别为15%、14%,舍弃、认 建立附属法院调解的ADR(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模式。 此种观点是在上述第二种观点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用他们的观点举个例子,如甲乙双方因某种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24.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