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归自己所有,至于所有人为谁对于该款的认定并不重要。 侵占埋藏物行为认定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人埋藏物的发现是出于偶然,即行为人对于 该财物的埋藏 份原因不是因为受强制等,而是无法收集证据、无法找到侵权人等。 针对上述弊端,笔者建议在以后的刑法修改中应对侵占罪的告诉形式进行修订,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180.html -
了解详情
的稳定,又能发挥环境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罪刑具体化、明确化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刑法典不得已而采用的空白罪状所带来的条款抽象化的问题,便于司法实践适用,提高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陈兴良:《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二元社会建构中的刑法修改》,载《刑事法评论》(第1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9296.html -
了解详情
罪指引条款的空泛指引下,加剧了行政法规与刑法衔接中的混乱 本部分所述之缺陷与上文论及缺陷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上文主要是站在维护刑法体系稳定等 ,空白罪状也是如此,在罪刑法定原则已经确立的情况下,空白罪状可能会因为指向客体不明确而违反该原则的可能。以《证券法》修改前后的规定为例,旧《证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865.html -
了解详情
。⑼同上注,第61页。⑽参见陈光中、郑曦:“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裁判原则——兼谈〈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载《法学》2011年第9 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363页。(22)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292.html -
了解详情
人亡或危及其他车辆安全,这种行为严重危害公共交通安全,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符合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从作案手段来看,犯罪嫌疑人驾车碰瓷的直接目的 华兴本律师认为,四要件说中的主体和客体要件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没有必要辩论;如果真的分歧巨大,那是立法存在问题了。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才是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264.html -
了解详情
日刑事法学的演变已有所不同。德国学界研究刑事犯与行政犯的目的在于从立法论上解决违警罪在刑法典中的去留问题,以严格区分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日本主要探讨对行政犯在 行政犯的范畴则不然,它一方面避免了法定犯在当代刑法中所产生的歧义,因为根据罪刑法定主义,刑法中的所有的犯罪都是法定犯,另一方面它以行政犯这一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31.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要是承认其赋予违法性以基础意义的话,从罪刑法定主义的见地出发,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59) 否认法律解释中心理过程的结果导向性,不是实事求是的 法条的具体规定做出不利于行为人的决定。我国的罪刑法定原则属于片面强调保障人权的罪刑法定主义。 在刑法解释中,对于有利于行为人的解释可以较之不利于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603.html -
了解详情
八满足了这一关切、刑八满足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这一愿望。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和危险驾驶罪的问题上,人民群众与立法者达成了共识。立法机关有关 制定权限背后的权威性、权威性背后的民主性、民主性背后的正当性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以刑法制定与修改的主体位阶为标志,刑事立法中的具体共识也具有位阶性。 抽象共识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810.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问题也是因为受存在形态严重影响的控制难易所引发的,从而为刑事立法的修改或补充提供了契机。因此,如果试图对刑法中的财产问题作一详细梳理进而影响立法 年版,第18-43页。 [19]具体反驳意见可参见陈烨:《财产性利益与罪刑法定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2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373.html -
了解详情
在死刑立法领域,宪法规定与刑法修改之间的冲突是比较严重的,需要根据宪法进行调试。 (二)死刑立法内容的合宪性控制 1979年刑法典中规定了28种死刑罪名, 的职权划分,应当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⑿张明楷:《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⒀赵秉志:《死刑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2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