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使其广受批评。 第二,作为执行自由刑所进行的矫正,受到报应和一般预防等其他刑罚目的的制约,[11] 从而可能与特殊预防的需要发生冲突。个别化是刑罚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6] [意]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7] 参见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87.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刑法对待犯罪的老年人的刑事责任的传统态度,值得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刑法借鉴,使刑罚的适用能够真正体现正义的要求。 (二)执法原情的德治思想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刑罚目的观念 中国封建刑法作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其野蛮性与残酷性不言而喻。但礼既已入于法,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75.html -
了解详情
深刻悲剧感的法国思想文化巨匠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非常重视对刑罚制度的考古学研究,写就其成熟之作和领衔之作《规训与惩罚》。 的印记了。于是公众将注意力便转向了审判。而这些判决的目的则在于使人改邪归正、治病救人。于是在刑罚中,有一种劝恶从善的技术压倒了纯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89.html -
了解详情
论和预防论。也有人提出以报应为主以预防为辅的报应预防统一的刑罚目的二元论。 我们认为,目的是指手段的最终指向。在报应和预防目的论中,报应是针对已然 这种效率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以牺牲公正为代价的效率本身就是一种非正义。国家动用刑罚资源对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进行权利剥夺,应该慎之又慎,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2.html -
了解详情
刑仅仅是一种附加刑,因此,对单位本身并没有设立主刑,而要真正实现刑罚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如何限制甚至剥夺单位的某些权利,使单位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 依据涉案财产数额或财产损失数额的标准实行均等或者加倍的处罚,使司法实践有法可依和刑罚标准实现统一。 4、增加有关影响单位犯罪量刑情节的认定 (1)关于自首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89.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的目的,而对罚金刑缓刑的适用也是基于刑罚的特殊预防的目的。所以,从是否能促进刑罚目的的实现方面来看,应该规定罚金刑缓刑。 (二)各国立法上的两种 较小的初犯以及经济状况差、无法缴纳罚金的过失犯,适用罚金刑缓刑,可以体现刑罚对这部分人的宽大,促进这部分人积极改造,避免有些犯罪人因为无力缴纳罚金而长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07.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改造等功能。 2、缓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目的之一,是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实现刑罚目的的途径,主要是对犯罪人判处并执行刑罚 要分析,不可偏听偏信。因为对于单位要求对罪犯适用缓刑的,有的是真正出于挽救的目的,全面看待被告人,客观地提出建议;有的是出于人情人际关系,受被告人亲属、朋友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99.html -
了解详情
、惩罚为辅的刑事原则。 一、未成年犯罪人量刑平衡问题 所谓量刑平衡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综合考虑影响量刑的情节和因素,对于情节相同(或相类似)的案件,适用相同(或 有罪之后,量处宣告刑时所依循之标准。量刑基准之内容,其实即为刑罚目的之展现。也有认为:确定量刑之基准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在法定刑期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50.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改造等功能。 2、缓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目的之一,是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实现刑罚目的的途径,主要是对犯罪人判处并执行刑罚 要分析,不可偏听偏信。因为对于单位要求对罪犯适用缓刑的,有的是真正出于挽救的目的,全面看待被告人,客观地提出建议;有的是出于人情人际关系,受被告人亲属、朋友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4.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预防的目的,而对罚金刑缓刑的适用也是基于刑罚的特殊预防的目的。所以,从是否能促进刑罚目的的实现方面来看,应该规定罚金刑缓刑。 (二)各国立法上的 较小的初犯以及经济状况差、无法缴纳罚金的过失犯,适用罚金刑缓刑,可以体现刑罚对这部分人的宽大,促进这部分人积极改造,避免有些犯罪人因为无力缴纳罚金而长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