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在对国有财产的损害中,政府部门中的国家公务员及国企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因为其自身职务的优势,往往成为侵害国家所有权的行为人,内部侵害所造成的 上,吕忠梅等代表再次提出了有关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建议,主张赋予特定的国家机关、相关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34]。《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7.html -
了解详情
收买的妇女、儿童罪,主要应以犯罪构成要件上加以区分和认定。(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特定的,即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包括司法工作 表现为聚集众人进行阻碍,后者要求的是行为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实践中,对于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聚众阻碍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解救被收买的妇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7704.html -
了解详情
六条对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对被拐卖、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五十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60.html -
了解详情
从事查禁犯罪活动的,因其接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而使其具有了查禁犯罪活动的职责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可以成为本罪主体。这仍然体现了 ,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即可构成本罪。从本罪罪状的表述来看,并未要求必须造成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50.html -
了解详情
能成为渎职罪主体。在渎职罪主体的认定问题上,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存在身份论(主体是否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分)和职权论(主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是公务活动、 解释都集中明确了一点:主体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并不重要,行为人是否享有职权,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才至关重要。这是一种实质合理性的要求压过形式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60.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活动。由此,职权滥用的违规越权,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形: A. 公职人员职权活动横向超越职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职权活动中,超越其职权范围而实施本属其他系统单位的 、领导、监督、管理等。就其属性而言,职权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职责。职权的权力特征,侧重职权的行使者所拥有的强制力量(权力的相对方仅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9.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活动。由此,职权滥用的违规越权,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形: A. 公职人员职权活动横向超越职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职权活动中,超越其职权范围而实施本属其他系统单位的 、领导、监督、管理等。就其属性而言,职权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职责。职权的权力特征,侧重职权的行使者所拥有的强制力量(权力的相对方仅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8.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活动。由此,职权滥用的违规越权,主要表现为如下情形: A. 公职人员职权活动横向超越职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职权活动中,超越其职权范围而实施本属其他系统单位的 、领导、监督、管理等。就其属性而言,职权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职责。职权的权力特征,侧重职权的行使者所拥有 的强制力量(权力的相对方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81.html -
了解详情
二所谓玩忽职守,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4]其中的不履行,指行为人根据其职责范围和要求应该履行,而且 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必须与行为人的“职守”相联系。“离开了行为人特定的职守要求,就难以判断是否存在着刑法上的玩忽职守犯罪的因果关系。”玩忽职守罪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html -
了解详情
渎职罪主体。在渎职罪主体的认定问题上,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存在“身份论”(主体是否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分)和“职权论”(主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是公务活动 都集中明确了一点:主体是否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并不重要,行为人是否享有职权,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才至关重要。这是一种“实质”合理性的要求压过形式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