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其他的立法形式,那么可以看一看1907年12月10日制定的瑞士民法典 .该法的起草人欧根·胡贝尔(Eugen Huber,1849—1923)是一个坚定的人格权 了第一步,根据已经被否定的观 念所产生的新精神做出了判决。根据民法典第253条,(注:德国民法典第253条:“对于财产以外的损害,只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52.html -
了解详情
,但在其依此规定取得所有权的当时为非善意者,不在此限。”在《德国民法典》规定本条的第三章“所有权”的第三节的标题,就是“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和丧失” 条一方面赋予了委托人之债权人的撤销权,另一方面规定若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撤销权将产生的法律后果,关于善意受益人方面的规定实质上是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动产善意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7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起了积极作用,但立法体系上有本末倒置之嫌,部分规章难免产生倾向部门利益之弊。缺陷之二是法律结构不严谨,单行法与基本法的界限不 世颁布法令整理习惯法拉开法典化的序幕草起,长达350年之久。1896年颁布的德国民法典,从1873年成立的一个预备委员会算起,计23年。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02.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司法部曾于1876年设立了比较立法委员会(Comit de legislation Compare),1900年德国民法典生效后,该委员会即组织对该法典进行翻译研究。与此相联系, 或不应该发生的事隋的外在表达。第2条:如果一个意思表示要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则表意人必须是对其表示内容所指向的对象有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21.html -
了解详情
法典编纂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18世纪末叶以来,所谓“自然法法典编纂”之后产生的各种法典,与此前的那些将现有法律资源加以集成和改造的所谓“罗马法 意义,在实践中的意义也微不足道。”〔16〕总则是逻辑抽象的产物,然而德国民法典过于理想地追求形式的完美无缺,以至于过犹不及:法人无所谓婚姻继承;物只能说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92.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交易状态的暴露。 第二、物权行为本质上是一个“道德中立的行为”。[13]在德国民法典138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中,即“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无效”,人们 确权判决,产权证书就不能发放。69这种公告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登记错误的产生。即使如此,登记仍然可能出现与实际状态不一致的情形,由于法案赋予了登记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75.html -
了解详情
。正是这种特权导致了社会主要利益的分配,从而导致社会关系的冲突和危机,进而产生法律革命的要求和必然性。古罗马法即为一种旨在保护贵族奴隶主特权的 .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8399 [4] 海尔穆特?库勒尔:《〈德国民法典〉的过去与现在》,孙宪忠译,载梁慧星《民商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63.html -
了解详情
物的返还请求权的态度不尽相同。例如,《德国民法典》原来区分登记的物权和不登记的物权,对基于后者产生的物的返还请求权,适用于消灭时效( 德国物权法: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7]崔建远。债法总则与中国民法典———兼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定位[J].清华大学学报,2003,(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73.html -
了解详情
与所有权相关的表述,即“ususfructus”(用益权)与“servitus”(地役权)。它们的产生富有戏剧性,很值得注意。它们虽然与近代民法中地役权、用益物权字面上相同 矛盾的事物实际上在深层次上都是和谐一致的。《德国民法典》)就是在萨维尼及其历史法学派中得以产生的。温德莎特就是其中最为代表的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80.html -
了解详情
故可以说,正是19世纪末的德意志的民族统一运动,才产生了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 而《日本民法典》的颁行作为明治维新的举措,其目的即在于推进 规定,规定的非常详细、非常完善,那么将会是一个大得难以想像的民法典。 3.所谓“现实主义的思路” 这种观点首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然后主张“以德国式的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