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法系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异同进行对比,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以完善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具体为民事诉讼失权制度(答辩失权制度和证据失权证据 普遍认为,审前会议对于涉及多方当事人问题的案件的正常有序进行是必要的。 我国并没有关于审前会议的规定,所以我们可借鉴美国的审前会议制度,以进一步完善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在定稿时删除了有关内容。[24]关于中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笔者就我国《民事诉讼法》之修改访谈江伟教授时,他老人家不无遗憾地谈道: 受前苏联 提起公益诉讼。[26] 对此问题,笔者认为,鉴于前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而且环境监管是政府有关环境监管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0.html -
了解详情
的,但是,由于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到1991年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再审制度的修改、完善仅仅体现在对具体程序规定的修改、增加方面,而并未从 行使失去行政首长以及上级行政机关有效监督势必导致权力滥用观念的严重影响,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再审程序的设置上也突出反映了院长以及上级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对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7.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强制性纠纷解决方式而言,却又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自我约束机制并不完善。集中的体现是关于证据提出期限的规定过于宽松。根据现行法第125条第一款 多的重视;而当事人申请再审则一直未能获得应有的位置,司法实践中,它的功能与试行法时期的申诉差不多。这种制度安排体现了重实体、轻程序,重制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1月19日通过,以下简称六机关 的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未置可否。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9日)第1条第2款以及《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11.html -
了解详情
消息和思想之自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第19条中重申了《世界人权宣言》关于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3]。同时,公民行使言论自由也受到一定的法律 自由方面,既没有法律法规,实践中也无相关操作规范。目前我国现行法明确规定言论自由权的优先地位的规定主要表现在宪法性法律中。《代表法》第29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7.html -
了解详情
消息和思想之自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第19条中重申了《世界人权宣言》关于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3]。同时,公民行使言论自由也受到一定的法律 自由方面,既没有法律法规,实践中也无相关操作规范。目前我国现行法明确规定言论自由权的优先地位的规定主要表现在宪法性法律中。《代表法》第29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6.html -
了解详情
》第60、92、119、125条。 [27]参见黄娟:对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冷思考,《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 [28]为了遏制这种恶意 第4期。 [35]参见赵钢、王杏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对《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初步解读,《法学评论》2005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0.html -
了解详情
压力和尴尬。更何况法院调解具有判决所不具有的优点,如有利于圆满、经济的解决纠纷,达到息讼、减少上诉的、申诉等现象,缓解讼累,降低成本;调解 自愿地接受调解协议内容等。 关于合法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得并不具体,调解中的合法性要求与作出判决的合法性要求应是不同的,调解解决的合法性或正当性,并不是来源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59.html -
了解详情
过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明确指出,对于受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我国刑事附带 判前,一般应尽量让被害方或被告人亲属签署接受法院判决结果、不再上访申诉的书面承诺或保证书,以防当事人违背诚信原则,对协议反悔。能够出具刑事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