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危险的存在。 第二,该危险状态作为犯罪人行为引起的客观后果,应该由司法者根据法律的明文规定去做具体的判断而认定,而不应被允许被告人反证。 为了否定那种处罚 其构成要件的犯罪结果(危险状态)也应该是明确的,倘若从刑法立法即对其采取模糊的态度,则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破坏。这样看来,立法上就不允许规定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5.html -
了解详情
较,法益侵害具有以下优越性:一是规范性。社会危害性是对犯罪的一种超规范解释,缺乏规范性,这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构造中是极为危险的;而法益侵害就不存在 有实质判断的因素。例如,我国刑法理论认为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而实施的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作为犯的危害行为而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依据刑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51.html -
了解详情
的限制,包括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的限制,尤其是防止司法权的滥用。[1]侦查权作为国家刑罚权、追诉权之一部分,自然要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只不过,在侦查活动 手段,而由侦查相对人自愿配合进行,自然会节省侦查机关的人力、物力投入,有助于提高侦查效率。贯彻任意侦查原则,一方面要求侦查机关、侦查人员要有较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99.html -
了解详情
伦理秩序、亲情友情等最大程度上不受犯罪的破坏,确定罪名的时候可以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选择此罪而非彼罪,以减轻评价结果对于受到犯罪破坏的伦理秩序的 被定罪量刑这一客观事实的犯罪记录进行规范性评价的时间,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是无限制的。概言之,前科本质上作为规范性评价的结果,无论是从罪刑法定、罪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7.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甚至也不绝对排斥个别情况下对刑法规定进行扩大解释。毋宁说,罪刑法定原则的全面贯彻恰恰应当以对刑法的科学合理的适用解释为前提和基础。从刑法规范适用 高的犯罪黑数。[9]在一定意义上讲,受贿罪通常具有的这种犯罪黑数同样是造成罪该治而治不了的客观原因。刑事司法实践无疑应当针对受贿罪隐秘性强、查处阻力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0.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是:为什么可以将遗忘物扩大解释为遗失物?作为在刑法解释中主张以主观解释为主、客观解释为辅的学者,笔者认为除非能证明立法者本来就想在此处表达遗失物的 等罪名的日益口袋化,已经威胁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破坏了法治社会的可预期性。(31)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伦理秩序、亲情友情等最大程度上不受犯罪的破坏,确定罪名的时候可以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选择此罪而非彼罪,以减轻评价结果对于受到犯罪破坏的伦理秩序的 被定罪量刑这一客观事实的犯罪记录进行规范性评价的时间,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是无限制的。概言之,前科本质上作为规范性评价的结果,无论是从罪刑法定、罪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9.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单位的决策而实施犯罪行为,其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都不能与自然人犯同样罪的情况同日而语,尤其是某些自然人犯罪刑法规定有死刑的罪名(如集资诈骗罪),单位犯同种罪时 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具体表现为罪之法定化和刑之法定化。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离不开司法解释,同时,罪刑法定原则也是司法解释不可逾越的限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65.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司法解释对该问题做出了规定,但缺乏统一的规定,不利于维护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也不够彻底。因而应该由刑法典做出规定。 ( 看,这些研究在思路上基本上都是将刑法典所规定的现行刑罚体系完全推倒,另起炉灶,重新设计刑罚体系。尽管其中很多分析不无道理,但是,客观而言,其中某些设想缺乏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9.html -
了解详情
了体现。而这在刑事司法中是不可想象的。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决定了对习惯法的排斥,习俗或许会成为一种量刑的情节,但仅仅是一种酌定情节而已,对于刑事责任 了冲突,自然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五、余论:坚守法律信仰 刑事司法过程是一个坚守罪刑法定和贯彻疑罪从无的过程,此时作为司法者坚守法律信仰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