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的行为排除在外。笔者认为,对诈骗犯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不能离开民法与物权法的基本原理。刑法上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必须建立在物权法占有理论的基础 种种的客观原因所致,自己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占有之目的。下面,笔者结合一些案例,分别不同情况做一简要分析: (一)要考察贷款人与借款人是否仅仅是单纯的借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36.html -
了解详情
进而引发显失公平在整个私法体系中的错位问题。为此,有待运用体系解释方法,首先在私法理念层面追根溯源,分析显失公平与法律基本原则的关系;其次在合同的效力 等价有偿原则。在理解上,可认为公平原则的含义更为宽泛,涵盖了等价有偿的基本要求。 [21]参见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26.html -
了解详情
言说方便,本论文仅以公益诉讼及其涉及的有关问题为分析对象,其对法官能动性分析的结论适用于现阶段对涉及公共利益案件的审判。 一、公益诉讼中司法能动性的加强 起来的。在日本,同样的内容却仍然是在民法解释学的范围内使用。[10]实际上,上述称谓对法律适用的方法的基本内涵差异不大,无非是有些偏重于实务而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法草案第18条第3款中就曾如此写到:严重过失地行为的人,就是轻率地行为。[16] 一般过失,亦有学者称其为轻过失,是指一般情况下 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关系。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判决书中的说理并不全面,因此,存在数据的缺失的情况,从而实际上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的有效案例并非101 个,而仅有9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44.html -
了解详情
三)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受骗人)产生或 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害。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也可能符合刑法上的诈骗罪构成要件,进而成立诈骗罪。 案例五:王某拿2000元到银行开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7.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民事责任;3.乙公司应当承担违背合同法诚信原则和民事代理制度的基本准则及经济交易准则所产生的民事责任;4.仲裁裁决书内容相互矛盾,事实认定存在多处 项。 [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条。有学者认为,按利益衡量方法,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40.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这体现了特殊情况下责任减轻的基本规律,只有在受害人有重大过失情况下才可以减轻。这里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笼统规定因故意 过错责任的话,是不是具有过错,进而应该承担责任,这是首先应该看待的。然后进一步分析用工者的严格责任,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其实还是这三种原则在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488.html -
了解详情
在基本权利部分明确规定了男女权利平等原则。而男女平等的基本权利不仅可以对抗国家的歧视行为,也要求私法规定男女平等的权利,从而改变了婚姻家庭制度。这表明当时德 同时违反了社会国家原则。 (二)刑法的宪法化:以法治国原则为例除了民法,刑法也受到宪法的影响。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联邦宪法法院第二庭于196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03.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行为,这一点和德国法颇为类似。 以上分析表明,不当解雇规则体现了民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特别是考虑了社会的评价标准,并加以成文化和具体化,体现了很 补偿金的双倍向雇员支付赔偿金。该规定虽简便易行,计算方法简单,但其规定过于简单和机械,在法理上则存在缺陷。 首先,这种规定在法理上难以自圆其说。在雇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14.html -
了解详情
种类型而存在的,即二者都是债权这样一种实体权利的产生方式,这和大陆法系重视实体权利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不过,法谚有云:有权利,斯有救济(Ubis 上,并不要求利得和损害必须一致,但是,如果对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则进行分析,就能发现:我国的司法实践和传统的不当得利理论并不能容纳利得大于损失这种特殊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4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