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单位列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可能会扩大打击面。特别是有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占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不会发生所有权的真正转移问题,无非是国家的 也并不限于自然人,而是包括单位。单位责任人员为单位利益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可以认为是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从而符合贷款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第三,以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8.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将单位列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可能会扩大打击面。特别是有许多国有企业认为占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并不会发生所有权的真正转移问题,无非是国家的 也并不限于自然人,而是包括单位。单位责任人员为单位利益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可以认为是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从而符合贷款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第三,以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63.html -
了解详情
前提条件。 对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的先前行为,即盗窃、诈骗和抢夺财物是否要求达到数额较大的问题,在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意见分歧很大。笔者 型抢劫罪前提条件的立法本意就是要求先前行为必须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即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要求。 2、有关司法解释与法律规定相悖,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9.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而非法占为己有。无权代理人恶意借代理之名行侵占财物之实,主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符合本罪主观要件。此外,由于侵占罪适用告诉的才 。所以,在无权代理人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的情况下,同时认定无权代理人侵占本人财物的行为构成犯罪,并不矛盾。 (三)无权代理人的抗辩权问题 当相对人出于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63.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财物后,又将其用于本单位的活动,说明其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因而不具备受贿罪的主观要件,不能构成受贿罪。因而,审判机关往往只能为犯罪 的一种方式。 我国《刑法》之所以将受贿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就是因为这种取得财物的行为方式侵犯的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为政清廉,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5.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中止,必须具备自动性条件,即行为人的主观内容是自愿放弃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者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意图,客观上停止了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区分开来。对于具有基本构成的转化型抢劫罪的既、未遂应当以是否最终是否取得财物作为既、未遂的标准。对于具有加重构成的转化型抢劫罪,只要加重构成要件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94.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财物而非法占为己有。无权代理人恶意借代理之名行侵占财物之实,主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符合本罪主观要件。此外,由于侵占罪适用告诉的才 表见代理情形下应当归属本人的、由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从善意相对人处获得的财物据为己有,拒不交与本人,该行为由无权代理人实施,侵害对象是应属本人的合法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79.html -
了解详情
加强在刑事方面的调整力度。笔者认为,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拖欠的故意,经他人多次催要而拒不给付,数额较大,被拖欠人告诉的,应当以侵占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理由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恶意拖欠他人工资的故意,即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所谓恶意,是指行为人?用人单位或包工头应当给付劳动报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19.html -
了解详情
条更明确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自始至终没有 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心理活动)。例如,抢劫犯实施抢劫行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动机有的可能是为了给家人治病,有的则是为了赌博,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49.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多势众、力气强壮、凶狠残暴或者自己以往凶狠残暴的“威名”,随意殴打他人,以显示自己的强悍和无所顾忌,填补自己 精神空虚的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准确 易与抢夺罪、抢劫罪发生竞合关系。因为拿取财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故意的背后是流氓意念支配的,占有财物的意念和行为是最终为流氓意念服务的,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