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逮捕决定权的监督制约表现在:1.提请复议、复核权。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 的普遍化,逮捕措施被过度使用。据统计:1993-1997年五年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893,771人,提起公诉2807,861人,逮捕率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2.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的犯罪分子适用,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由于其罪行较轻,一般不会逃避刑事追究,因此不需逮捕。(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而 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不服,法律倒是规定了相应的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4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可以根据和解协议不再立案;双方在立案之后达成和解的,公安机关有权撤销案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 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8页。 [40]唐峰:《公诉程序中的刑事和解研究以轻伤害案件为着力点》,载中国法治网http://www.sinolaw.net.c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8.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的适用期限,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 化(地方保护主义的另一种形式)现象愈演愈烈。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反对司法机关制定抽象性法律解释,但并不排斥法官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就如何适用法律进行个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35.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的权宜之计,其背后还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1.程序分流是提高诉讼效率的必然要求 刑事诉讼中的效率问题产生于这样一组矛盾:一方面一部分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通常来 权,但后者仅限于特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30条的规定,对于侦查终结的案件,公安机关享有撤销案件的权力,但仅限于不应对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1.html -
了解详情
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二、超期羁押的现状 根据著名刑事诉讼法学者陈瑞华的定义,所谓超期羁押就是有关机关超出法定的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作出限制。目前 派出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考虑。 (4)落实监管措施。除现有的监督方法外,公安机关可以采用暂时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份证、旅游证件;勒令其定期(每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17.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而导致了自身的程序违法。 (二)导致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随意性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逮捕的条件是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的心理暗示,导致违法侦查行为屡屡出现。同时,撤回提请批准逮捕也可能使检察机关因为信息缺乏,无法发现个别公安人员徇私枉法、刑讯逼供等违法犯罪的现象,不能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95.html -
了解详情
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据此,采用逮捕这一强制措施的决定权在人民检察院,而逮捕的 司法审查已经成为一项普遍遵行的程序法治原则。如意大利1989年刑事诉讼法,检察官作为起诉机关,以代表公共利益的当事人身份,与其它的诉讼关系人处于一个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创造了新的机会。1998年4月20日公安部根据《刑事诉讼法》通过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47条,对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作了 采取了严格甚至是苛刻审查制度,以致造成了律师会见难的问题。 由于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存在上述种种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难的情况,使得律师既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7.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的保护。本人认为:应赋予律师完全的调查取证权。因为新刑事诉讼法已赋予公安、检察机关以侦查权,他们有权依法进行调查,收集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理由同上。 (三) 2004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人民检察院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的规定》,司法部颁布了《律师会见监狱在押罪犯暂行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