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设定行为与结果惹起行为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即足以认定犯罪故意或者过失,不存在判断结果惹起行为时的罪过问题;但在(3)、(4)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56. [8]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62465. [9]张文.人格不法刍议[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17.html -
了解详情
着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为此,我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交通肇事 ,只能按一般“交通肇事后逃逸”处理;如果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因为行为人逃逸,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造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77.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刑法中,严格责任与绝对责任区别明显。二、严格责任纳入我国刑法有无必要对于严格责任问题,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大陆法系一般是 枪支并不及时报告的先前行为紧密联系的,二者虽然不能说是必然性因果关系,但它们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可能性因果联系,因为枪支是一种高危险性的物品,而我国又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9.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犯罪为必要前提,第四,是“新刑法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是否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的情况。下面笔者将对以上问题作出详细论述。一逃逸致人死亡 ,尽管,前行为对被害人的死亡难辞其咎,但逃逸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里,构成模式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因为逃逸的介入,使得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29.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确定性,是指法律规定了一定的行为方式及其法律后果之间稳定的因果关系,而模式化、固定化了的因果关系可以使人们在行为之前即可预见到法律对自己行为的态度, 但是,刑法规范的局限性又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问题,刑法规范究竟能明确到什么程度?这涉及意志与规律的关系问题。立法者不能凭主观意志订立法律条款,必须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2.html -
了解详情
而引起的外界变化构成的。社会行为论认为,刑法上的行为是指具有社会意义的有意识的身体动静和在现实社会中的因果关系,因此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举动,只有 ,我们就不能孤立地认定各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不能孤立地讨论各个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正是针对这后一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伴随行为的理论。 所谓的“伴随行为”,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2.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犯罪概念的三个特征,就构成了犯罪。 首先,犯罪与犯罪构成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为“犯罪构成是由法律规定的构成犯罪的规格”,[12](P54)就 二)犯罪构成体系的整体性反思 1、关于“犯罪构成”概念历史沿革以及相关问题的辨析 前苏联和我国刑法理论和法律范畴意义上的“犯罪构成”,源于大陆法系的构成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html -
了解详情
、噪声、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物质、电磁波、地面沉降及光照妨碍等造成危害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基本内容[4]。长期以来,我国未能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给予应有的 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特定的因果关系,司法过程中往往都不严格考察。由此观之,引入抽象危险犯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对于刑罚万能论和刑法(刑罚)的迷信,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2885.html -
了解详情
。 在本案中,刘某与冉某两人的行为的确存在着因果关系,同时也正是因为两人之间存在的这种因果关系才造成了事故最终的发生,与此同时两个人的行为都严重的危害 就是我国现行刑法正在逐渐的暴露出它的粗糙性以及落后性。并且针对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刑法都应当对其作出一些新的指控,这些新的指控既要准确地反映出该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33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样态 在刑法发展史上, 罪过并不是从来就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的。在封建社会, 实行的是无罪过刑事责任原则。英国的古代普通法采取的也是以因果关系的存在为责任 构成是不周延的, 是有缺陷的。在这一情况下, 其犯罪构成概念必定是有问题的。 (三) 对其在文字表达上没有说清犯罪构成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之批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8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