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页。 [44]前引[26],第108页。 [45]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46]参见黎宏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63]参见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注[1]。 [64]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82.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可以说未遂犯的处罚根据是未遂犯论中最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以下。 (21)[日]高桥则夫:《刑法总论》[M],成文堂2010年日文版,第375页。 (22)同前注⑵,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426.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可以说未遂犯的处罚根据是未遂犯论中最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以下。 (21)[日]高桥则夫:《刑法总论》[M],成文堂2010年日文版,第375页。 (22)同前注⑵,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419.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范例并不具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类型的完整性和强制性的特征。据此,反观我国刑法中的法定刑升格条件,作为抽象的法定刑升格条件的情节特别严重本身就是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65. [11]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Ⅱ[M].东京:有斐阁,1975:309. [12]陈捷.量刑规范化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202.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法律出版社,东京:成文堂,2003. (15][日]川端博.刑法总论25讲[M].东京:青林书院,1990. [16][日]前田雅英. 危险犯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1]周光权.刑法学的向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2][日]山口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763.html -
了解详情
年版。 [14]笔者为此也做过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参见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章。 [15]关于许霆案件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11章;另见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2章。 [36]这里对无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42.html -
了解详情
年版。 [14]笔者为此也做过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参见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二章。 [15]关于许霆案件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11章;另见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2章。 [36]这里对无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要素还有以下诸多不妥。 第一,众所周知,人身危险性这个概念最早源于实证主义刑法学派,尽管该学派试图将一些科学实证方法用于测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但实践证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页以下,以及[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等等。 [3]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32.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16][韩]李在祥著:《韩国刑法总论》,[韩]韩相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6-417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249页。 [22]高铭暄著:《刑法肄言》,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5页。 [24]洪福增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26.html -
了解详情
。 【作者简介】 杜文俊,单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注释】 [1]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298页。 [2]参见[日]松宫孝明:《刑法总论讲义》(第3版),成文堂2004年版,第236页。 [3]参见[日]豊田兼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