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走私犯罪分子有机可乘,逃脱法律制裁。因此,研究新《刑法》中走私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本文略抒浅见,旨在抛砖引玉。 一、走私罪立法缺陷 犯罪目的这一主观意图,而是这种意图所体现的或者表现出来的社会危害行为。走私淫秽物品罪是行为犯,侵犯的客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管理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57.html -
了解详情
贩卖的行为,均可构成滥用商标行为。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实践中,注册商标权人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其形式主要表现为:其一,一般许可。即许可人授权 国内被授权的制造销售商(无论是一般许可还是排他许可)对被许可使用的国外的注册商标及其商品在国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等资源进行广告宣传、产品形象推广,以逐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1.html -
了解详情
: (1)所供述的须为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是行为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具体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及其结果等一切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包括犯罪的全部活动及其结果 的,目的在于给予此类犯罪人更为宽缓的处罚制度以达到尽早发现严重犯罪或者严厉打击危害严重的相关主犯罪的目的。例如,法国刑法典和日本刑法典即以打击立法者看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9.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的状况,也是一种客观表现。但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后的具体用途对挪用公款罪的成立没有根本影响,因为决定挪用公款罪危害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挪用公款的数额 把握,也可引起认识上的歧义,造成司法上的混乱。 我们认为,将公款的使用行为及其具体用途作为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要件,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无法克服的缺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4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 诉讼欺诈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危害行为,其行为方式多样,形态各异。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从行为人赖以提起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的角度 ,那么从法律和法官的角度看,这些事实和证据及其所代表的债权债务关系就是真实的、无法否定的。 透过上述诉讼欺诈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不难发现该类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0.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异变行为的法律规制必须由此入手,但事实上,由于权力异变行为具体表现形式上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其并非完全可由受贿罪直接予以涵盖。此种情况下,对其的法律调整 他人谋取利益。具言之,A出于对B可能进行权力非法行驶或权力合法但不合理之行使所可能产生危害后果的恐惧,主动给了B一定的财物,使B仅仅没有表现出原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39.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机关控制的境地,即使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也应该对其酌情从轻处罚,如果抢救及时有效,符合犯罪中止或者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甚至还可以 法官对该规定也容易出现不同的理解,往往想当然的认为这也是自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忽略了法律的细微差别,造成控辩双方甚至是上下级法院之间出现不同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2.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只好通过其他手段(包括不良手段)解决,将助长不良社会风气的发展。此类行为危害极大,重则可能影响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著名的三株案件,因此而 行使职权,是工作,也是为消费者负责,无可指责。但实则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且是官、商勾结的产物,与腐败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二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757.html -
了解详情
。如违反妇女意志进行性行为,就可能构成了强奸。2、无伤害原则 男女两人之间的性行为不能伤害其他人的幸福,不能损害自己或对方的身心健康,不危害社会。3、 道德所不耻,是立法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两者有密切的联系。法律在 本质上就内含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49.html -
了解详情
列举的方式来说明建设 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降低质量标准行为的表现形式,这一方面是因为工程质量标准过于复杂、过于专业,不可能统一于一个 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页[3] [9]刘志伟主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