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在一方故意隐匿财产时,是否可以实行财产的再次分割呢?《婚姻法》第47条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 夫妻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少分或不分”,但应当注意的是,此条的规定并不是强制性规则,而是选择性规则。在本案中,乙分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073.html -
了解详情
指家庭成员一起而非个人单独进行,但是否要求必须全体家庭成员参与,部分家庭成员进行共同劳动所创造的财产是否为家庭共有财产?笔者认为,对于家庭成员全体进行劳动和创造 婚姻法》都未作明确规定。民法理论依《民法通则》关于共同共有的规定,一致认为家庭共有财产是共同共有的一种形式。[4]我国《物权法》关于家庭共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41.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共同危险行为的主体特征,也是共同危险行为成立的前提。在行为主体的特征方面有两点需要注意:(1)危险行为人是否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无民事行为 ,此时打水漂本身不违法,但仍是共同危险行为。 (三)共同危险行为的损害事实方面 共同危险行为,损害结果表现为对他人人身或财产权利的侵害。从理论上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51.html -
了解详情
这是共同危险行为的主体特征,也是共同危险行为成立的前提。在行为主体的特征方面有两点需要注意:(1)危险行为人是否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无民事行为 ,此时打水漂本身不违法,但仍是共同危险行为。 (三)共同危险行为的损害事实方面 共同危险行为,损害结果表现为对他人人身或财产权利的侵害。从理论上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22.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是共同危险行为人,因为进图书馆本身不是危险行为。二、共同危险行为的损害事实要件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上的不利后果 实际加害人和非加害人。[60]关于共同危险行为主观方面的分歧,也就围绕这两类行为人是否均有过错及其性质展开,其中主流观点是共同过错说。依该说,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06.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需要作为处理财产是否必须得到夫妻双方一致同意的判决根据,这一点是符合婚姻法的立法本意的,即防止夫妻一方非因生活需要任意处分夫妻共同财产,侵害另一方 ,如果要求夫妻双方作为债务人的话,债权人完全可以要求夫妻双方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或者共同签字确认。 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一味强调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违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06.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共同所有。夫妻没有约定或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律规定。 夫妻法定共同财产。夫妻法定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依法归 欲结婚的男女和已结婚的夫妻可以本着自愿原则决定是否作婚前财产公证。 5、个人财产不能再转化为共有财产。 因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前述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90.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行为均出自同一行为,既然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一般而言没有必要再证明是否存在民事侵权行为。当然,由于刑事诉讼的证明规格标准严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第二,不追加在逃犯为附带民事附讼被告人不会造成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利益不均衡。虽然犯罪造成的危害是共同犯罪人的整体行为所致,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
其为共同债务。(3)是夫妻之间是否有约定,如果夫妻之间存在约定,即使不具备以上的两个条件,同样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以上3个判断标准,可以说 两起案情相似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认定,分别认定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和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后案件上诉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42.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 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其次是对哪些财产属双方共同财产?哪些财产属个人财产进行划分的时候,应结合财产的来源以及夫妻双方是否对财产的形成做出贡献,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