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11]外化行为没有必要是不法行为,[12]也没有必要是起诉书中指控的实体犯罪。[13]但是,普通法没有要求共谋罪的成立需要具备外化行为要件,而且并非所有的 人应当以共犯论处或与实行犯构成共同犯罪,首要目的是解决没有实行犯罪之人是否对实行犯实施的犯罪承担共同犯罪责任的问题。当然,行为人与实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01.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规范的意识,能够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规范性障碍主要从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是否具有认识行为的性质、行为人有无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实施强制以及强制的程度 。(详见上文) 此外,教唆他人实施在刑法上不具有独立性评介之行为,亦可构成共同犯罪。如行为人甲盗窃他人别克汽车一部,乙得知后,告知甲如何销售,使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91.html -
了解详情
显然,认识错误与故意是表里关系,对认识错误的处理在于解决行为人对于发生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责任。所以,必须维持错误论是故意论的反面(Kehrseite)这一命题 原理处理共犯过剩现象不存在特别困难。但是,当共同犯罪涉及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时,只有承认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才能使共犯过剩现象得到妥当处理。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7.html -
了解详情
从属于被教唆者实行行为的共犯行为;独立性说者坚持认为,教唆者虽然与被教唆者构成共同犯罪,但具有独立的罪行品格,因而教唆行为本身就是实行行为; 二重性说者则认为,教唆者既 是相悖的。 三、教唆行为实行性之探究 承认教唆行为为具有实行性的构成行为,是近年来学界在质疑教唆行为共犯性的妥当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45.html -
了解详情
着手,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共同犯罪着手时点的确定,只能以实行犯开始实行所欲共同故意实施的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行为这一起点为标志{6}。另一种 把握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的不同特点及其与预备行为的区别,才有可能正确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对通说持批评态度的张明楷教授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通说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9.html -
了解详情
遂与未遂并存;亲手犯;归责原则 基于一部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只要共同犯罪人中有一人的行为导致了某种犯罪之既遂所要求的构成要件要素的实现,那么,该犯罪的所有 怂恿和鼓舞、在行动上受到推动和协作的结果。任何一个在场的实行者,无论其是否强奸得逞,都对其他实行者施加了心理和物理上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对受害人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8.html -
了解详情
从属于被教唆者实行行为的共犯行为;独立性说者坚持认为,教唆者虽然与被教唆者构成共同犯罪,但具有独立的罪行品格,因而教唆行为本身就是实行行为; 二重性说者则认为,教唆者既 是相悖的。 三、教唆行为实行性之探究 承认教唆行为为具有实行性的构成行为,是近年来学界在质疑教唆行为共犯性的妥当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0.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行为所产生,在这两种行为都构成犯罪时,应当认定行为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实行数罪并罚。[16] 四、侵犯著作权罪共同犯罪的认定 1. 共同实行犯 的目的时,当然可以成立共同犯罪。但问题在于,当一个实行者在主观上具有营利的目的,而另一实行者则不具有此目的时,二人是否还能成立共同实行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21.html -
了解详情
从属于被教唆者实行行为的共犯行为;独立性说者坚持认为,教唆者虽然与被教唆者构成共同犯罪,但具有独立的罪行品格,因而教唆行为本身就是实行行为; 二重性说者则认为,教唆者既 是相悖的。 三、教唆行为实行性之探究 承认教唆行为为具有实行性的构成行为,是近年来学界在质疑教唆行为共犯性的妥当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3.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行为所产生,在这两种行为都构成犯罪时,应当认定行为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实行数罪并罚。[16] 四、侵犯著作权罪共同犯罪的认定 1. 共同实行犯 的目的时,当然可以成立共同犯罪。但问题在于,当一个实行者在主观上具有营利的目的,而另一实行者则不具有此目的时,二人是否还能成立共同实行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