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等责任能力方面和行为主观罪过方面(含犯罪故意、过失和期待可能性,当然至于期待可能性的位置在大陆法系中还存在争议),这样其考察面的内容自然 出版社2000 年版,第51-56 页。 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104-114 页。 13[日]小野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7.html -
了解详情
、心智等责任能力方面和行为主观罪过方面(含犯罪故意、过失和期待可能性,当然至于期待可能性的位置在大陆法系中还存在争议),这样其考察面的内容自然 出版社2000 年版,第51-56 页。 刘艳红:《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104-114 页。 13[日]小野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5.html -
了解详情
对排放物质的有害性有清晰认识,也不要求对具体损害有预见或预见可能性,而且法官也不考虑加害行为的公益性等因素。[32] 2.具体的批判 基于以上 ][19][20][21][22][23][41]参见[日]加藤一郎『公害法の生成と展開?公害法の研究I?』,岩波書店1968年,第6-8頁,第44-46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0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动机、目的等]、精神状态、行为时显现出来的生活环境〔期待可能性的判断资料〕)。[21]可见,在欧陆刑法中,违法性因素和非难可能性 性,广义责任是指归责和量刑中的责任。 [16]高铭暄:《刑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17]同注[14]。 [18]在特殊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1.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三)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是指当事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缺乏或者尚未成就时,法律为保全这项将来发生的 仅须证明其在实体法上有请求权即可,无须证明该请求权的行使有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具备上述要件后,请求权人即可享有预告登记申请权,由其进行登记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14.html -
了解详情
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三)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是指当事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缺乏或者尚未成就时,法律为保全这项将来发生的 仅须证明其在实体法上有请求权即可,无须证明该请求权的行使有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具备上述要件后,请求权人即可享有预告登记申请权,由其进行登记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48.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只要行为实施完毕,损害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而间接侵害是增加了损害发生可能性的侵害。 [100]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区分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标准,都 外在注意的区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eutsch教授。根据他的看法,注意所指的是被期待的行为和被期望的内心态度。相应地,《德民》第276条中的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9.html -
了解详情
。 二、事实错误与法律错误 权威刑法教科书通常用认识错误来代替关于刑法中的错误的研究,认为,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 。大陆法系国家,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违法阻却事由和未成年、精神病、受胁迫、缺乏期待可能性等阻却责任事由也通常由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在我国,藕合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28.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调整、结构改组等方式争取不同的自由空间并重新定义现有的期待和规范。由此可见,社会人必然是关系性存在物;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社会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不外乎研究人际关系的 韦伯谱系之间,并对两种经典性理论提供了一种相反相成的补充和另辟蹊径的可能性。 (2005年2月12日初稿,载法大《法律评论报》第10期...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2.html -
了解详情
,但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例如不再将犯罪客体作为构成要件的内容;对于期待可能性、违法性认识等在中国犯罪构成要件体系中原本难以包容的问题,放在犯罪主观 告别纯粹刑法解释工匠的角色定位。要求刑法学者进行主体性思考,就意味着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必须保证抽象思考、宏观思考和具体解释相结合,使得刑法学者不至于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