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至关重要。西方国家中,被害人的过错行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普遍接受并且法定的减轻事由,如《德国刑法典》第213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减轻 ,在对被告人量刑中全面考虑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的兼顾,有助于规范被害人过错从宽处罚情节,统一裁判尺度,规范刑事裁量权,确保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正确适用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71.html -
了解详情
压力下的审判现象 在众目睽睽的舆论监视之下,许霆案终于以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罚金两万而告一段落,但是这只是案件本身告一段落,许霆案留给我们的思考却 提及刑法第二款规定犯罪分子虽则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似乎找到了法律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61条将由于受害人的行为不合法或不道德而实施犯罪一项作为法定减轻处罚的情节;意大利刑法第62条第2项规定,因他人不正之行为,引起 以下公式: 被告人刑事责任减少的程度=危害性+关联性-不相当性。 基本方法就是先确定被告人法定量刑区间,然后根据刑事责任减少的程度在量刑区间内按照比例作出选择。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0.html -
了解详情
的故意杀人罪,即便是造成了死亡的结果,一般也不宜适用死刑;(1)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如自首、立功、从犯、未遂、防卫过当等;(2)具有 情节下,应逐步从15年有期徒刑往下考虑量刑直至10年有期徒刑,在只有单方面负向情节下,应逐步依次考虑选择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所以,要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7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规定》的第4条: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2007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 提出要坚持宽严相济、确保社会稳定的要求,明确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情节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64.html -
了解详情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介绍贿赂罪法定刑过高,规定免除处罚就未必合适。当然,为了置罪犯于囚徒困境,如果刑法 不惜让他人犯藏匿犯人罪以达到其目的的行为,与犯人自己实施的行为相比,二者情节并不相同,已经不能说没有定型性期待可能性的观点很有影响。但是,这无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2.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情况:一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二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根据法定刑说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必须是根据刑法分则 相矛盾;同时,根据刑法分则规定应当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又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案件,按法定刑说就不能适用简易程序,这显然缩小了适用简易程序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5.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情况:一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二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根据法定刑说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必须是根据刑法分则 相矛盾;同时,根据刑法分则规定应当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又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案件,按法定刑说就不能适用简易程序,这显然缩小了适用简易程序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3.html -
了解详情
以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尊严。3、对聋哑人一律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有悖立法精神。我国刑法对聋哑人在法定的量刑情节中冠之以“可以”,这是硬主软次的选择性 对曾受到良好教育、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与常人无异或主观恶性大、屡教不改、犯罪情节严重的要与正常人一样判处应有的刑罚,以消除部分聋哑人企图利用自身的缺陷来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9.html -
了解详情
第63条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这两个条款明确地 争议。[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13号)规定:关于立功的认定和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6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