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者过于强调缩小刑法打击面,因而未加规定。如重大医疗事故;侵占公私财物;滥用职权造成重大损失等行为,即属此类行为。有些行为是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 的严重程度不相适应的现象,也存在着罪与罪之间的法定刑不平衡的情况。例如,《刑法》第187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而现实生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0.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工作人员违反程序要求、非法操作,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以滥用职权罪论处;造成严重后果的,以论故意伤害罪处,从重处罚;(10)法院工作人员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当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从重处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以玩忽职守罪论处,从重处罚。(11)法院工作人员毁灭、伪造安乐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52.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权力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并依照法定的程序,既不得越权和滥用职权也不得失职,一切行政行为都要接受监督,违法行政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行政责任;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5)违法行政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html -
了解详情
在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北京市委原书记陈希同贪污、玩忽职守案,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青海省原副省长韩福才受贿案,在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中央原候补委员、浙江省委原常委暨宁波市委原书记许运鸿滥用职权案,在浙江省杭州市中院人民法院审理;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受贿案,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742.html -
了解详情
过分集中,必然造成严重的官僚主义,从而导致职务犯罪的日益增多。例如,玩忽职守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等渎职型的职务犯罪,便是国家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重 公务人员对其职务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发展成特权思想,从而滥用职权,有恃无恐,胡作非为;而被害人方面由于受职务犯罪主体所掌握的权力的威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30.html -
了解详情
海环法》第94 条是对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犯罪的规定,但没有明确规定其犯罪构成条件,而是援引了刑法的有关规定: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导致海洋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83.html -
了解详情
之沦为现代奴隶的行为,亦可以非法拘禁罪予以追究;至于个别对黑砖窑监管失职或包庇纵容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则可能成立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一类的渎职犯罪。不过,这张 存加入该《公约》的批准书。 [2](法)安德鲁博萨:《跨国犯罪与刑法》,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版。 [3]参见2001年2月28日《公安部关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8.html -
了解详情
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修订主要是考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权力,这些人员如果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社会危害较大,有必要单独规定,对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 这种形式论值得怀疑:首先,刑法中的专业名词并不必然与所属专业领域的规定保持一致。例如,刑事诉讼法上有罪的人只是经法院生效判决被定罪的人,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54.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贪利性职务犯罪。即行为人利用职权牟取不法经济利益的犯罪,如贪污罪、受贿罪等。二是擅权性职务犯罪。即行为人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危害国家机关正常 根据其具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证据运用规则。例如对贪污贿赂罪的控制方法就应当同玩忽职守罪有所区别。鉴于职务犯罪尤其是贪利性职务犯罪案件隐蔽性强、侦查难度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98.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和浪费。三是作风漂浮,玩忽职守,给国家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三、职务犯罪的危害及其防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职务犯罪的危害 第27期报到,芬兰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度之一,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极为少见,芬兰全国各地法院每年受理的行贿案件不足10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