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可以不提供证据或者不对自己提出的证据进行证明。此时,原告依然需要就环境污染的损害事实、损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提供证据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证明,以 “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体系下,③一般民事诉讼也采用了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环境侵权诉讼如果采用这样的标准,原告同样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高度盖然性“高山”。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5.html -
了解详情
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目前,许多国家对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的种种努力之所以收效不大,并且有进一步发展蔓延的趋势; 价格等价值工具,大力采用经济手段,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人口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政策和有偿利用自然资源的政策,可以从经济利益和市场机制方面鼓励计划生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66.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有关违章事件纠纷。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加入燃油公约,有涉外法律关系的非油轮污染损害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上,既然不能适用CLC1969,是否就适用国内法?无法 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并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4.html -
了解详情
部环境法律,而不进行配套改革整个体制和机制,就想扭转整个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局面,那是不切实际的。(三)具体工作原因1、工作作风原因例如, 东西。要始终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我们立法的基础。环境立法的项目,应当主要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实施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29.html -
了解详情
加上因工业化和都市化、人口的激增、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科技的滥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首先,机器的使用虽然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工业化和都市 ,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经济学家提出,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应当包括直接管制方法和经济刺激方法。直接管制就是由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7.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由此应该建立环境法独立的法律原则:“保护弱者”和“倾斜立法”。倾斜保护原则是在环境社会问题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强势主体与弱势主体已经定格化为一类特定的 与加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两个方面。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在规定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侵权行为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的同时,又明确规定以“违反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复杂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这样的一个系列程序:污染源产生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污染物进入环境媒介(水、土壤等)→进入受害人领域→造成损害。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如果缺少 自我恢复能力,在不超越其净化和恢复能力的限度内,各种排污活动和开发建设活动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权益造成损害。只是当原因行为对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33.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使得我国不得不放弃一些应得的“发展中国家待遇”,按照时间表逐渐加大环境保护货物、技术与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关税减让力度。 3.正确处理党的 违反。如果现在还不改变这种作法,就会放任由外到里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转嫁,同时,中国国内的产品就会因难以逾越西方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68.html -
了解详情
。 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基本上始于1990年代后期,主要背景有三:一是国内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赤字膨胀,自然灾害加剧。特别是连续出现的特大洪灾和急剧扩大的荒漠化, 1%。对23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共发生农业环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农田4万公顷,造成农畜产品损失248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3.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利益,实际上乃是政府乃至少数官员的小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因为,针对与环境污染牵涉利益广大和损害严重的特点,应该在行政诉讼中,加大处罚的力度, 秋(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72)2003-5-15。8.《从美日德环境侵害排除制度的视角审视我国排除危害诉讼制度》王小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