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令吕某交还该房屋,承担违约金,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审理中,围绕该合同是否应当解除的问题,蒋某认为,吕某应当于2000年7月底前付清房款,否则其 必须是合法夫妻关系而非同居关系。 9、宣告一方当事人失踪、死亡和缺席判决离婚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否相同?答:宣告一方当事人失踪、死亡和缺席判决其离婚产生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47.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在此,法律并未排除在合同解除的情况下应当赔偿可得利益损失。 第四,合同解除 如果不保护合同解除权人的可得利益赔偿请求权,有可能造成权利人坐等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损害效率;还可能使违约方因此获利,事实上造成鼓励违约的不良后果。 山东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33.html -
了解详情
《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金,那么违约金与赔偿金可否同时适用?《劳动合同法》及《条例》 为不超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服务所取得的工资的30%,以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 四,程序性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67.html -
了解详情
被纳入民法典之中[2],形成了“体外循环”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债法改革之前的民法典已经名不副实。正如德国著名民法学家梅迪库斯所指出,“民法典已经腐朽”[3], 利益的情形。同样,民法典对解约带来的法律后果也有新的规定。原则上,当事人在解除合同之后有返还履行以及不当得利的义务(新民法典第346条1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6.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合同形式问题。本条规定了应该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的范围,但是并未规定,如果未采用法定形式的法律后果,即形式为合同的成立要件,效力要件还是一个证据问题。本条规定 催告解除合同。第一百零一条①本条第一句应改为:当事人主张解除的,应当通知对方。原文易生误解。②该条最后一句话是冗句,可删去。第一百零六条本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9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合同制工人,自行离职15天以上的情况出现,即产生两种互相关联的对合同制工人不利的法律后果-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和不发给生活补助费。即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发(1986)77号]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自行离职的,不发给生活补助费。《湖北省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实施细则》(1986年9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29.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变更并使它在经过这一变更而已经排除了这一后果的前提下得以履行,那么在这种情形下再将该合同解除对其而言不仅纯系不再需要,而且亦将因该合同 当事人对于这一权利只能通过司法程序、即通过经法院确认和满足的途径行使。这一态度是由这些国家的法律通过规定在情势变更情形下该当事人只是“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是一致的。 在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对此未臻明确。不过,学者认为,在合同解除时,应返还之物毁损灭失而不能返还时,买受人应偿还其价额,并且不 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9年版,第698页;钟建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91—92页;王洪亮:《合同法难点热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11.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所谓的不作为义务,他所能做的就是任由形成权人行使其权利,并无条件的承受形成权人对法律关系进行改变的法律后果。就公司来说,董事、监事应接受股东 将合同解除,而不需要对方同意,对方只能承受合同解除的后果。基于委托合同关系,董事享有辞职权,其辞职不需要股东大会表示同意,只需要股东大会接收到董事辞职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67.html -
了解详情
的国内法允许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要求即时赔偿因不履行而受到的损失,或者解除合同。 换句话说,预期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与《德国民法典》第325条、第326 适用》,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427—432页。 [3] 王启富主编:《法律辞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59页。 [4] 同[1],第16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