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但是《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没有关于刑事和解的相关规定 和解,没有法律依据。 2、没有统一的适应刑事和解的相关规定。刑事和解是否作为一项程序还不清晰,导致法院在受理或者遇见当事人申请适用或检察院建议适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080.html -
了解详情
的,而现行诉讼法将原告资格限制在利益直接受损的当事人,使得大部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在国有企业负责人的掩盖之下无法进入诉讼程序。[10] 将这一问题扩展开来,实质是 诉讼一般情形下不涉及赔偿问题,也就不存在就赔偿的数额双方之间进行和解和调解的问题。在一般民事侵权案件中,双方之间通常会围绕着仅就赔偿数额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81.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尚未彻底扭转,对审前羁押必要性的认识仍仅停留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角度。(3)操作层面。变更强制措施需要经过内部程序层层审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 工作压力等现实原因,很难强求公诉部门在审查起诉环节主动做到对所有案件的羁押必要性进行动态审查。因此,一方面要切实保障当事人等的申请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6456.html -
了解详情
的价值优先性,也并不意味着,在整个诉讼制度中,调解具有居于裁判之上的价值优先性。法院引导、支持 ADR 并在诉讼程序上与之衔接和互动,从而形成了民事 ),而不适用于在刑事诉讼中占主导地位的刑事公诉案件、无调解可能的刑事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和无和解可能的轻微刑事案件。总而言之,就行政诉讼和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641.html -
了解详情
; (二) 增强庭审驾驭能力,确保审判质量; (三) 严格遵循庭审程序,平等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 (四) 维护庭审秩序,保障审判活动顺利进行。 第二十七 转达,并以适当方式客观说明执行的难度和风险,促成执行当事人达成和解; (二) 当事人拒绝和解的,应当继续依法执行; (三) 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54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职能。 概念上,如果一定要将检察院对守法领域的干预和对违法犯罪的公诉权也列入法律监督权的范畴,那么这种所谓监督权的基础和性质仍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 因为立案僵化地依据案由人为分割案件而徒有空名。由于诉讼程序中没有就一方或各方当事人关于诉的主体或客体变更的意愿给当事人提供应有的主张、抗辩、听证和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8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94条、第95条规定,在审查起诉的同时也进行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到了审判阶段,仍由公诉部门继续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利弊共存:利在于办案 还是解除羁押,检察机关都应当以书面形式将理由和依据向当事人进行必要的说理和解释,以获取诉讼当事人的信赖和尊重,提高检察公信力。(2)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95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拘留措施的17件(37.8%)、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27件(60%),在这27起案件中,提起公诉的有18件(2/3),其余采取刑事自诉方式为9件 不属于告诉才处理。侵占罪法定最高刑达到五年,之所以规定为绝对的告诉才处理,是考虑到当事人之间往往存在委托信任关系,而且相对于其他财产犯罪,侵占罪的违法性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739.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规定,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 教授陈卫东解释说:“庭前会议只是庭审的准备程序,并非正式的审判程序,被告人不参加,并不影响其诉讼权利的行使;庭前会议是否通知被告人参加,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291.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15]相比而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制裁更注重纠正角色的塑造,而非否定、推翻、归零;制裁的 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页。 [47]宋英辉、何挺:《公诉认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现状与构想》,载陈泽宪主编:《刑事法前沿》(第五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8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