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严厉惩治和预防赃物犯罪,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 对97年刑法典第312条作了修正, 将其规定为明知 检察院将修正后的第312条的罪名确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刑法第312条的修正是在我国批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背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501.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具体政策在我国的刑事司法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以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为依据而制定的,因而 现阶段惩治与预防犯罪的基本的刑事政策。 我国老一辈刑法学家蔡枢衡精辟地指出:罪名和处罚的变化,就是刑事政策发展的表现。[33] 而刑事政策就是有关犯罪治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9.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是自愿的,不可能是被强迫的。[1]1979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并没有规定聚众淫乱罪,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否则就无法律效力。[11]反之,如果一个罪名能得到宪法的认可,那么其存在就获得了通行证。因此,对于一个法律条文是否具有正当性的争议,唯有宪法才能定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57.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犯罪论体系的一些关键性和普通性的要素都已经开始从具体的、特殊的分则条文中被抽象出来。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律有正条。早在晚清变法修律之 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18]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编写并出版(内部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讲义》尤其值得一提。这本教材首次勾勒出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6.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后形成的两个罪名。⒆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2007年10月 违法与刑事犯罪成立的实质问题。 第二,修改、完善刑法分则中规制商业贿赂犯罪的相关条款。现行刑法规定的与商业贿赂有关的条文有第163、164条以及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2.html -
了解详情
罪并罚理论替代结合犯理论,在刑事立法中亦根据相应的理论改造结合犯条文{26}。肯定论认为,设置结合犯其法律意义有二:其一,实体法上的意义 ).法律出版社,2007.366379,368,378379. {11}李光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论上册(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616. {12}张尚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07.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于1997年12月9日公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2年3月15日公布了《关于执行 一特征上看,我们可以透过个性看共性,运用立法技术,提炼其罪状的表述,把多个条文规定的罪状概括总结,分为对象特定与不特定两种情况,合并相同或相近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8.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刑 罚,各种刑罚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罪名及其具体的量刑幅度,均由刑法明确加以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 中量刑一节的内容太 少,规定极不全面,如此重要的量刑仅有四个法律条文,无法承担对分则量刑的指导任务,有必要加以明确和细化,完善科学的量刑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19.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中更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并取消了投毒罪罪名,有的法官判决被告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直接引用刑法的条文,却 可以视为适用法律错误。所谓不够具体是指判决书引用某一具体法条时没有引出法律依据条文外延最小的规定。如被告人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该引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52.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严厉惩治和预防赃物犯罪,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对97年刑法典第312条作了修正,将其规定为明知 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的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犯罪行为。那么,从条文的字面意思理解,本罪的成立,是要求本犯必须首先构成犯罪。但是,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