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观念,做好预防犯罪工作。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但过于抽象,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重点是审判阶段),使之 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取。如执法人员在监听、监视中录制应经批准,律师需出示证件并征得同意方可录制等。 2、制作该资料的机器设备是否完善、正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88.html -
了解详情
可出庭作证。但由于其自身公务繁忙,经常外出办案,加之工作时间不稳定,导致其客观上无时间就众多刑事案件出庭作证。 (二)立法方面的原因 证人不出庭作证除 的生活费和误工费。关于经济补偿的来源,笔者建议,公诉案件一律由国家财政负担。在审判阶段,具体由法院统一支付给证人;自诉案件先由自诉人预先支付,然后再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00.html -
了解详情
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再如,刑事诉讼法第 204 条关于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 广义的司法独立应当既指法院独立,更强调法官独立,甚至也包括检察官独立、律师独立;既要独立于政治,也要独立于当事人。只有这样,司法才能做到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9.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和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结合死刑辩护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死刑案件包括 提出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辩护意见。 辩护律师应重点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刑事审判参考》、《人民法院案例选》以及其他公开出版物。 第三十六条 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33.html -
了解详情
习惯走的先 取口供,再按供索骥找其它证据的破案捷径,真正将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取证上来。这对改变执法人员形象、严格依法办案、推动我国法制建设有着直接 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因此需要在侦查,提起公诉和审判阶段分别作出规定。具体内容应包括: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增加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告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保障,确立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将律师参加诉讼活动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对庭审方式作出重大修改,强化控辩双方的作用,发挥合议庭在 于司法机关,即只有法院才能行使司法权,其他任何机关都不能行使这一权力。在刑事审判方面,一般认为,行政机关不得具有宪法上的判处监禁刑罚之权。如果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5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作其他处理;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将刑事和解纳人到酌定不起诉的范围之中;在审判阶段,可以规定对于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法院可以进行调解 情节。 (二)全面构建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在部署2007年的工作时,提出要研究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更是着眼于从整体上推进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5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证明活动限于审判阶段。我们则认为:对诉讼证明作如此解释,基本上是照搬英美法系的概念,既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也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刑事诉讼尽管以审判 ,并不凸显于前台,也不具有数学上的高度精确性,但是它们却构成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共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在事实发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由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3.html -
了解详情
,又有利于实务部门具体操作。 (四)排除的机关和诉讼阶段 在西方国家,非法证据是在审判阶段被排除的。如美国作为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代表性国家, 排除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2.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的;5、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 既可能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实施,也可能在判决之后实施;而犯徇私枉法罪的人的包庇行为,一般发生在判决之前。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判决生效之后,实施舞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