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如都须有违法行为的存在,都要考虑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都重视对因果关系的考察。并且构成要件的内容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规范也多为禁止性 加害者的损害回复行为或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和解被列为量刑事由。其他国家,也存在统一进行刑法、民法损害回复裁判的结合模式(法国的附带民事诉讼)。罚金支付给被害人的迂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4.html -
了解详情
是,危险判断乃是一个主观性问题。那么,是否存在客观标准能予以限定? 我们为此而求助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危害性原则,但我们发现,危害本身也是一个主观性概念,它来源于犯罪定义者 同时发生原则、危害结果与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原则与惩罚原则,这些原则深为英美刑法界认可。⒃ 大陆法国家将罪刑法定、责任主义、法益侵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0.html -
了解详情
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是对于行为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则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微弱的。这不仅仅是由于上文所质疑的判决书本身并没有表明 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43页。 [24] 参见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25] 这里只是强调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7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状态,称之为行为事实。行为事实包括行为、客体、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是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的基本载体。(这里的客体 刑事责任时,尤其关注尊重保护人权,国家必须严格地按照预先设定的定罪量刑标准--刑法和科学、文明、民主、公正的追诉程序--刑事诉讼法追诉犯罪,即必须通过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987.html -
了解详情
监护不力和王某的直接行为所致,但损害后果与被告点燃其稻糠之间有一定的间接因果关系,作为被告应当预见点燃的稻糠可能会危害他人,未能尽到管理及看护的义务, 风大而引起火灾,危害了公共安全,甚至失火造成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下,从刑法角度方面看,被告的行为便构成失火罪,被告应负刑事责任。 临江市人民法院: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1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状态,称之为行为事实。行为事实包括行为、客体、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是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的基本载体。”(这里的 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评判哪些行为对社会关系具有破坏作用即社会危害性及危害性的大小。刑法把这些行为类型化,“它具有所谓的过滤作用”,而过滤作用的具体的操作者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3.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要件却包含着甲罪与乙罪的犯罪故意,且该两罪的故意之间在形成上无因果关系,在内容上未相互联系,在功能上无互为补充,本应分别属于甲罪和乙罪 (目的)一端而忽视另一方面,有失偏颇;构成要件标准中之构成要件为大陆法系之提法与我国刑法理论中之犯罪构成不尽相同,前者是与大陆法系构成要件三层次递进式相配套的,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2.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某些犯罪来说,还要认识犯罪构成其他要件的事实。例如,大陆刑法第243条规定的诬告陷害罪就必须以“ 程度的规定是犯罪事实“可能”发生,意志因素是“接受”事实的发生。由此可见,三地刑法对故意认识的规定的用语基本一致,都有“预见”,认识到“可能”发生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规范的确定性不足 刑法规范的确定性意味着法律规定了一定行为与一定后果之间稳定的因果关系,其最大意义在于实现刑法的安全价值,使人们可以根据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趋利避害地设计自己的行为。如果刑法规范没有确定性或确定性不足,那么,刑事法律随时都有可能撩开面纱、露出狰狞面目,吞噬人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05.html -
了解详情
,为此,构成要件中既包括能从客观方面对行为类型化的要件,如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也要包括能从主观方面对行为进行类型化的要件,如故意和过失。 内对决定刑罚轻重和刑罚方法起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刑事责任是刑法学中一个具有独立实体意义的范畴,将刑事责任作为犯罪与刑罚的中介,从而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