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销营业执照; (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国有独资公司解散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七条“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分立、合并、破产、解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37.html -
了解详情
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登记及备案等;国资委负责境外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国有资产境外投资评估等。 一、境外投资监管的法律框架 前置报告、实体监管、事后监督的制度共同 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因重组、上市、转让或者经营管理需要设立特殊目的公司的,应当由中央企业决定或者批准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国资委;已无存续必要的特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9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有利害关系。”[12] 日本《非诉案件程序法》规定:对于法人案件、信托案件、公司及拍卖整顿、清算案件,法院根据检察官的请求在其职务上进行审判时,应 、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但是,对侵害国有资产的违法行为,法律并未赋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455.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都把衍生交易整体上作为金融交易的一部分. [2]例如关于期货经纪公司强制平仓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争议.参见吴庆宝、江向阳主编:《期货交易民事责任 赌银行与理财师各执一词》,《成都商报》2009年6月22日. [30]参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712.html -
了解详情
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 ,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体改委等部门发布的《股份试点企业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93.html -
了解详情
以待,缺乏合法的反收购手段。5?用间接收购规避我国法律。6?外资低成本并购我国上市公司,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7?外商进行投机性并购。8?外资并购具有 中资企业必须在足额缴清注册资本?经审查合格后?方可获取营业执照。而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外资企业实行认缴制?其第一期出资额仅要求不低于其认缴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44.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机统一体。多元化的权益主体势必要求公司权力的分工与制约,这就需要有特别的法律制度来明示和规范所有者(出资者)、经营决策者、管理者、监督者、生产者(职工) 设计,是公司资产社会化运营和产权明晰的必然要求,是公司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组织保证,也是企业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分野。在我国,一些由国有企业改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923.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了有机体理论。股东大会的权限仅仅限于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事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权限划分明确,股东大会不能随时决定公司的经营事项,以免干涉董事会的经营 工资和福利、降低利率等。这些均是机会主义的表现,结果是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 11因此公司立法上的对于董事的双重监控制度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监控机制缺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51.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就目前而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法律依据并不充分和完备。除公司法、证券法以外,2004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 实际上歪曲并弱化了证券市场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证券金融市场,但上市公司国有股作为非流通股,虽其持有人大部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18.html -
了解详情
种MBO信托产品 之所以把信托制度叫做MBO的救命稻草,是因为信托制度的出现以规避法律为主要目的,财产权利是其中心内容,信托制度承载的信托产品[2],正是 长期遭到诟病的国有资产(股权)低价转让[9]的问题,管理层实施MBO的资金来源问题、收购过程中的不透明问题以及收购完成后管理层运营公司、还款分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2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