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经验和常识无法解决的规范性问题。如见死不救或者遗弃他人致其死亡的行为,是否是杀人行为?部分露出母体的胎儿或者大脑已经丧失正常功能的人,能否称得上是 行为人无罪,也不必担心这样的判决不利于指导社会公众的行为规范(例如,担心正当防卫的判决会导致社会公众滥用自我防卫权利),或者会削弱行为规范的指导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402.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而达到无罪的结论[5]。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行为这一实质要素的解释而将正当防卫等纳入犯罪构成体系之内,但是靠社会危害性这一体系外的实质化标准却很难 规律的指引。刑法研究因果关系的目的却在于考察刑事案件中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为行为人最终承担刑事责任提供前提基础[7]。那么,哲学因果关系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575.html -
了解详情
谅性的量刑情节,而正当防卫制度则是以利益衡量为基础的无罪事由,不宜将二者等同。 二、被害人过错的具体认定 判断被害人行为是否构成被害人过错,就是判断 被害人过错的不同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道德标准相对多元,有时合议庭法官对于被害人行为是否构成过错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但均认为其行为存在不当,出于稳妥考虑,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804.html -
了解详情
谅性的量刑情节,而正当防卫制度则是以利益衡量为基础的无罪事由,不宜将二者等同。 二、被害人过错的具体认定 判断被害人行为是否构成被害人过错,就是判断 被害人过错的不同程度,另一方面是由于道德标准相对多元,有时合议庭法官对于被害人行为是否构成过错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但均认为其行为存在不当,出于稳妥考虑,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21.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律师要仔细听公诉人的提问和被告人的答复,要分析被告人的答复中的信息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如果是这样,应该在律师询问被告人时进行确认。 律师在听公诉人 被告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被告人因精神原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受害人自愿,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意外事件等情形。 2、证据不足辩护 刑事案件中,全面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4671.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的利益,而犯罪客观方面则涉及犯罪实施的方式、因果关系以及正当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同意。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是,这些要件几乎不能相互联系, 阶层的逻辑径路进行演绎,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不满14周岁当然是不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因而不可能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174.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律师要仔细听公诉人的提问和被告人的答复,要分析被告人的答复中的信息是否有利于被告人,如果是这样,应该在律师询问被告人时进行确认。 律师在听公诉人 被告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被告人因精神原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受害人自愿,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意外事件等情形。 2、证据不足辩护 刑事案件中,全面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966.html -
了解详情
让步,所以,对于没有达到法定年龄、没有责任能力的人的不法侵害,完全可以进行正当防卫。易言之,上述条款中的“暴力犯罪”并不限于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 归属于哪些人的行为。{48}据此,共同犯罪的认定只需考虑客观上参与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违法事实和结果即可,而无需考虑各参与人的主观责任的内容,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030.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还是影响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之一,在台湾刑法学界争论很大。我国大陆刑法是否存在客观处罚条件,如果存在,如何解释客观处罚条件与犯罪构成之间的关系,如果不 概念。例如,在对那些未满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以及有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中,立法者采用的是不负刑事责任,言下之意,这类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50.html -
了解详情
于行为人的内心,而每个人的内心不可能完全相同;责任能力的有无、行为人是否达到责任年龄,只能根据特定的行为人得出结论;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也是 他人欠缺违法性而有任何影响;至于学理上争议颇多的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制造所谓的利益纠葛状态以实施犯罪的事例中,利用者的违法性亦应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0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