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由于法学是绝对价值之学,纯粹的裸行为当然不是法学研究的范围,因此,因果行为论被抛弃。由于行为概念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事实特性,出于对 举止的时候,如果按照规范的秩序任务国家可以对行为人处以刑罚⒆,罗克辛在坚持期待可能性作为罪责要素、反对个体工具化而要求严格遵守罪责原则的基础上对这一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122.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开启或持续特定危险的人所应当承担的,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具有期待可能性的防范措施,以保护第三人免受损害的义务。[24]按照学者的介绍, 》,《法律科学》2006年第3期。 [80]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81]Mersey Docks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92.html -
了解详情
将关注的焦点置于一般条款的功能与解释的分析上。[2](P282)在法律方法论研究领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诚实信用原则隐入到一般条款的法律适用中,而没 给出了如下结论:在今天,无论是学说或者判例都不再怀疑在民事诉讼中信义原则的可能性了。[6](P139)针对特别排斥说所提供论证理由之批判,除了前述持赞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65.html -
了解详情
.个体责任的内在缺陷。传统意义的个体责任,通常立足于责任主体的行为不可原宥性及主观心理的期待可能性,因此虽然法不强制行为人作不可能的事,却期待行为人 ,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9页。 [2]林奇青:《行政法学上公害之对策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42页。 [3][美]罗斯科庞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69.html -
了解详情
博英社1981年版,第382~402页;[韩]金大圭:《关于中华民国典权的研究与我国的传贳权比较》,博士学位论文,圆光大学研究生院,1984;[韩]尹 传贳权禁止流质约款,因此对传贳权人而言,不存在能够取得不动产所有权的期待可能性。 5. 风险负担 在典权的存续期间内,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致典物全部灭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51.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和实践来看,都越来越重视对实质合理性的研究,大陆法系国家形式的违法性和实质的违法性、可罚的违法性、期待可能性、社会相当性等理论;英美法系国家 ,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⑶冯亚东:《理性主义与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⑷参见陈兴良:《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799.html -
了解详情
危险行为的追究也受到信赖原则的制约,信赖原则决定着对过失行为人的期待可能性和非难可能性。但是,一般而言,过失危险中的行为人负有主要注意义务并掌握决定性安全控制条件 我国有不少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也对过失危险行为的犯罪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多只强调其预防特别是一般预防上的意义,欠缺报应及特殊预防意义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90.html -
了解详情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当时正处于民主资本主义时期。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研究,可计算的理性精神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内核所在。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理性是由计算这 化的排除犯罪性实质原则,上述被允许的危险、信赖原则、期待可能性等均为舶来品。当然这与我国刑法学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有一定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06.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条款中存在分歧或者错误的可能性等); 其二,可能导致合同标的物丧失价值或者价值急剧下跌的隐蔽瑕疵; 其三,涉及合同当事人所期待的标的物的特定性质的 ,也说明了这一点。 【注释】作者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1]我国的类似规定,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7.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危险行为的追究也受到信赖原则的制约,信赖原则决定着对过失行为人的期待可能性和非难可能性。但是,一般而言,过失危险中的行为人负有主要注意义务并掌握决定性安全控制 化。我国有不少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也对过失危险行为的犯罪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多只强调其预防特别是一般预防上的意义,欠缺报应及特殊预防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