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罪构成的范畴内给予其一个合适的位置。 在有间接结果的具体犯罪过程中,行为人实施实行行为并未直接作用于行为对象,只是创造了介入因素或者力量作用的机会 一即将发生的事实。(21)因此,虽然归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不需要行为人去认识,但是物理或者事实上的行为流程或者因果进程是认定行为人主观罪过所要求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81.html -
了解详情
单一犯与复合犯分别考察。在单一犯中,后行为人虽然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介入的,但仍应对全部犯罪承担共同正犯的刑事责任。而在结合犯、牵连犯等复合犯的 共犯肯定说似可这样解释:既然后行为人即承继者对已经发生的事实即既成事实存在着认识和容忍,则说明后行为人即承继者已经有了说明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的犯罪心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042.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深入认识各种特殊财产犯罪对象对于刑事立法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三)罪刑法定缺乏彻底性 在财产犯罪对象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如何在刑法解释的过程 ,似乎全都是无可非议的当然解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特殊财产类型是否能够成为财产犯罪对象的问题之所以争议颇多,完全在于有关于财物的刑法规定限制了解释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3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表现及危害结果,在主客观统一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概括故意的特点在于认识内容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包含了多种故意的可能,所以实践中应该考察行为人的客观行为 司法实践情况看,这种主观故意一般表现为概括性故意形式。总之,行为人在实施基本犯罪过程中客观上出现了过限行为,并致人死亡,而且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408.html -
了解详情
转化犯,并不符合转化犯的构成要件。按转化犯的特征,必须是行为人在实施某个犯罪过程中故意内容发生了变化,只是在这样情况下,才有转化的必要。而刑讯 (第三版)[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157页。笔者认为,此观点没有认识到此场合行为人实施的导致加重结果发生的行为的手段性,实际上,该行为仍然是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043.html -
了解详情
费用,被害人对支付财产及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具有预见性,这种情况下,被害人是否陷入认识错误以及是否存在财产损失,不无疑问。另一方面,酒托案件形态各异,既有以 构成要件,构成诈骗罪。⑶还有的裁判文书针对辩护人提出的定性争议回应指出,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出于骗取财物目的,采用了冒充女性网聊、假冒女网友身份见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480.html -
了解详情
应立足于间接正犯本身特点,然后以双方主体为中心,从主客观方面全面考察,科学认识间接正犯形态的结构特征,继而探究其本质,并彰显利用者与被利用者分别承担不同 产生在利用行为之前,利用行为与之后的不作为是在一个犯意支配下进行的,犯罪过程中没有出现犯意转化,只能按一罪处理。 ⒁关于利用行为能否表现为不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555.html -
了解详情
)但如果是由于酒精突然发生极大的抑制作用,以至于行为人对陷入无责任能力的严重醉态毫无认识时,则对因此而造成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或实际损害缺乏故意。这种罪过判断方法具有 行为的相对化,而且割裂了行为与真正的结果即实害之间的有机联系,混淆了犯罪过程中的因果之间的联系和因与果本身。从主观上而言,会导致对危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665.html -
了解详情
种客观存在,但这种客观性只是相对于人的主观认知而言的。即不论人们主观上是否有认识,这种联系或规律都是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只能借助于人们的理性认识才能把握。它并 的认定则表现为一种对主观内在的单向地客观推定和逆向解析的过程。具体而言,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通常是基于对行为方式、手段、对象、时空环境或其他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44.html -
了解详情
种客观存在,但这种客观性只是相对于人的主观认知而言的。即不论人们主观上是否有认识,这种联系或规律都是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只能借助于人们的理性认识才能把握。它并 的认定则表现为一种对主观内在的单向地客观推定和逆向解析的过程。具体而言,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通常是基于对行为方式、手段、对象、时空环境或其他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5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