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对象。某种行为给法益造成了抽象危险,是该行为能够成为犯罪的基本前提。当刑法分则条文在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中仅仅表述了危害行为,而没有表述行为的结果( 理性审视》,载《法制日报》2011年5月25日。 [36][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3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1.html -
了解详情
仅能有一个处罚是现代刑法对于行为评价的根本法则。国家刑罚制裁的认定标准,并非犯罪本身,而系导致规范侵害的行为,对于单一行为的构成要件评价作用,主要的任务 侵占罪的处罚时,则单独按照职务侵占罪论。③叠加交叉形态的处理方法还适用于此身份者与彼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形。例如,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各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3.html -
了解详情
仅能有一个处罚是现代刑法对于行为评价的根本法则。国家刑罚制裁的认定标准,并非犯罪本身,而系导致规范侵害的行为,对于单一行为的构成要件评价作用,主要的任务 侵占罪的处罚时,则单独按照职务侵占罪论。③叠加交叉形态的处理方法还适用于此身份者与彼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形。例如,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各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0.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学者认为是破坏了以刑法分则的构成要件为基础的实行行为概念,从而导致构成要件明确性的丧失。而且,由于在单一正犯体系之下,所有犯罪参与者均为正犯,因此 正犯体系并不是要在构成要件的层面实现个别化,而是通过富有弹性和精炼的量刑规定来实现刑罚的个别化。与此相对,区分制不仅企图在解释论而且企图在量刑论的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89.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学者认为是破坏了以刑法分则的构成要件为基础的实行行为概念,从而导致构成要件明确性的丧失。而且,由于在单一正犯体系之下,所有犯罪参与者均为正犯,因此 正犯体系并不是要在构成要件的层面实现个别化,而是通过富有弹性和精炼的量刑规定来实现刑罚的个别化。与此相对,区分制不仅企图在解释论而且企图在量刑论的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2.html -
了解详情
就没有刑法因果关系可言。这里不是说刑法因果关系是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内容,因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便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因果关系。[6]在量刑上,刑法 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14页。 [28] 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84页。 [29] 黎宏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78.html -
了解详情
属共同犯罪,不要求各共犯人的行为符合同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其理论根据是:犯罪是行为人危险性格的征表,共同的行为就表现出行为人的危险性格。行为共同说界定的 是犯罪,但法律规定着几个犯罪构成。在我国刑法中,同一个犯罪而规定着几个不同的构成要件的情形比比皆是。以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为标准,可以把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31.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实行行为为标准予以认定,即只有当一个犯罪行为在刑法上被包含于另一个犯罪的实行行为之中时,方足以认定具备牵连关系之客观要素。 关键词 牵连犯 牵连关系 同一个犯罪目的,即数行为统一于同一个犯罪目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犯罪目的,不是指作为特定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目的,而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数行为所追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65.html -
了解详情
人们都十分清楚,这些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为什么其犯罪客体那么容易随着刑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刑法的修订,某些犯罪的合并与分解,具体犯罪 [苏]ah特拉伊宁:《论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页。)主张犯罪构成不能脱离犯罪的实质意义。同时对当时个别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03.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两大要件。如陈兴良教授认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罪体和罪责。 曲新久教授认为犯罪由一系列法定要件所组成,是一系列法定构成要件的整体,组成这一整体的各种各样的具体 。张明楷教授最早在其硕士论文《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和著作《犯罪论原理》中论证了犯罪客体不应成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理由。后来,在《刑法学(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