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 三、 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在现有审判模式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程序设置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笔者认为有必要在 对证据合法性问题交换意见。法院对证据合法性存在疑问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收集证明取证合法性的证据。人民检察院认为排除非法证据后在案证据达不到法定证明标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112.html -
了解详情
何人不得知悉,或对此有争执,就需要法院指定中立人士检视,而后视鉴定结果决定如何行秘密保护程序。 (二)当事人公开的限制 1.对当事人公开的限制 当事人公开是 “看得见的不公正”[14]。 远期目标即如何设计合理的秘密保护制度并改善相关的法治环境。首先,不能满足于当事人取证权利的间接实现,而应争取该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731.html -
了解详情
间接证据的收集和运用,导致被告人翻供后因案件存疑而无法定罪。检察机关如何克服侦查尤其是职务犯罪侦查对言词证据过度依赖的现实困难,指导侦查机关重视 又要依法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特别是要着力防止刑讯逼供、暴力取证、违法限制涉案人员人身自由等行为,避免出现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等办案安全事故,防止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588.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机关的原因,庭前查阅案卷材料的时间显得仓促;虽然我关于“证人出庭、调查取证、延期审理”等申请事项的结果令人失望,但是合议庭起码给予了回应,说明了原因 28日,正属于该案的二审审理期间。在此期间发现同一被告人有同种“漏罪”应当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于1993年4月16日作出的《关于判决宣告后又发现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310.html -
了解详情
恶势力犯罪活动仍然比较活跃。[11]因此,在刑事警察权配置方面,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打击犯罪,提升国家控制犯罪的能力,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众能够 犯罪的效率和保障人权的综合考虑,如果案件中其它合法证据足以定案的,则取证程序不需要重新开始;如果案件中现有的证据不足,侦查机关可以通过符合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7.html -
了解详情
获得的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该规定所确立的排除标准有利于遏制侦查机关的非法取证行为,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证人和被害人的人权,提升刑事司法程序的 违法为由予以排除,并最终导致控诉证据不足,被告人获无罪宣告的,检察机关又如何寻求救济? 同理,如果证人、被害人等依法申请公安司法机关提供特别保护,而公安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338.html -
了解详情
了侦查人员非法取证线索或证据,而法庭仍然认为被告庭前供述的合法性没有疑问。如果被告方提供的仅是线索,还未经公诉方的证伪,法庭如何得以判断呢 排除。显然对于有形证据的取舍问题,二者均注重对实体真实层面的探究而轻视违法取证之程序制裁。 [14]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强制证人到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800.html -
了解详情
的侦查监督,首先就要保证检察机关的知情权和调查权,因此授权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非法取证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实属必要和有效之举。 同时,为了改变实践中监督滞后的 检察机关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一律派员出庭,对公诉工作是个严峻挑战,如何协调好简易程序出庭的办案力量、提高简易程序出庭的实际效果,真正使得简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5.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遵循证据收集、审查、判断中的一般规则。但电子证据的某些特性又决定了电子取证、认证、质证的特点,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证据的运用方法。 第一,电子证据具有 人工取证,导致刑事诉讼中侦查权力的扩张。为此,如何在电子取证中有效保障公民权利,保持控制犯罪和正当程序这两方面需求的平衡,成为新的法律议题。在电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474.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分配规则。辩护方向法庭申请排除非法口供时应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即提供非法取证的线索或证据,以防止随意启动证据合法性的审查程序。口供合法性的证明责任由 违法在二审时无法受到实质性的制裁。既然如此,在决定是否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以及如何审查、裁判时,一审法院完全可以十分随意地行使程序裁判权,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