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应当明确规定二审程序当然无效,上级法院应当将案件发回二审法院重审。二审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审判。但上级法院一般不能直接改判或者提审,因为 执行是否合理的问题,死刑案件的被告人是否有权选择死刑执行方法,死刑执行后被执行人的尸体如何处理等都是司法实践和诉讼理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死刑核准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21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可以决定予以取保候审;在案件审理阶段,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遭到拒绝,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听证,上级法院可以决定予以取保候审。 (四)建立取保候审 其分析以往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善家庭教育的建议。 (六)通过取保候审执行机关、社区组织和家长的合作来防范未成年人违反有关取保候审的风险。为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也应该有法律后果,法律程序应该有制裁性的后果。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法解释》)第61条也确立这样 调查,庭后的行政审批。承办法官向庭长、院长汇报,向审判委员会汇报,向上级法院汇报,这才是中国判决产生的真正的途经和来源,问题的根源在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
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当事人不能对诉讼费用如何承担达成协议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决定当事人承担诉讼费用的 结案方式的司法调解的强制权威性也受到了挑战。 从法院、法官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来看,调解率、上诉率及改判率等往往是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考核标准,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5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或对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实施强制执行,因不符合行政相对人的愿望或需求,都将被认为没有利益,即不利。 适用的法律对原告有利。我国台湾地区最高行政法院62年判字第298号判例要旨:依行政救济之法理,除原处分适用法律错误之外,申请复查之结果,不得为更不利于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04.html -
了解详情
为例 14],像申请回避理由的事实、影响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耽误诉讼期间的事实、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事实、被告人不适宜受审的事实、需要变更执行所依据的事实等 于其他国家权力的强制与社会权力的影响,不因其干涉而改变其依法作出的裁判;各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只服从法律,非依救济程序,不受上级法院及其他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34.html -
了解详情
为例 [14],像申请回避理由的事实、影响采取强制措施的事实、耽误诉讼期间的事实、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事实、被告人不适宜受审的事实、需要变更执行所依据的事实等 其他国家权力的强制与社会权力的影响,不因其干涉而改变其依法作出的裁判;各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只服从法律,非依救济程序,不受上级法院及其他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82.html -
了解详情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这两个规则主要是就公开开庭的案件如何进行报道提出了一些规范性要求,如经人民法院 如果确有迹象表明被告人没有获得公正的审判,上级法院可以推翻下级法院的判决,下级法院可以宣布重新审理此案.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判例展示的思想是,初审法官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6.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申请期限的时间比上诉期限的时间长,这就牵涉到如何协调当事人申请补充判决与提起上诉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一审程序中,对待漏判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单独就 对一审法院就漏判诉讼费用所作出的补充判决不服,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由上级法院给予重新认定,但需要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43条规定。 结语 裁判遗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0.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一个国家机关不具备与被制约者对等的法律地位,不具备制约所需的强制力、执行力以及法律权威,权力制约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权力制约只能发生在对等的、 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监督制约;二是人民法院内部的监督制约。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当事人申请复议、提起上诉或者再审的形式来启动,而人民法院内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