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在实质上已行使了不属于司法权范畴的抽象立法权,并发挥了立法的效果。[7] 3.各级地方法院进行司法式立法存在主体性差异,内容并不统一,使得相同的案件 年第1期。 [24]参见董皞:《迈出案例通向判例的困惑之门:我国实现法律统一适用合法有效之途径》,《法律适用》2007年第1期。 [25]丁寿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5.html -
了解详情
了不可抗力的免责事由,但是,都未将意外事件纳入。可以说,目前在民事法律中普遍不承认意外事件的免责效力。[26]但是,在证券市场,当意外事件引发了 所有责任进行及时、适当的处置,以维持公平的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由于这些处置行为的方式和结果往往事关相关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恰当。若交易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256.html -
了解详情
更与合伙之情形相同。比照 合伙企业规范,从主体上合会成员符合合伙成员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要求;出资方式中,会员定期所缴纳之会款为货币抑或约定之 长期早已具有习惯法色彩的合会运作等大众融资规则通过有效法律的改造,及早使有益的民间融资形式摆脱合理不合法之尴尬,也为打击非法的民间金融形式提供稳定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561.html -
了解详情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造假的案例愈演愈烈,屡禁不止,造假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严重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 中的诉讼担当制度加以解决。所谓诉讼担当,是指本不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第三人,对他人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享有管理权,以当事人的地位,就该法律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13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行为规则的比较 我国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尽管重大误解 行为;发生情事变更的合同属于合法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它被法律所限制只是因为客观情况变化,固守原合同会导致重大不公,而不是违法。(3)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106.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证成的正当性结论,给社会主体交往提供一种合法确定性的理念与方法路径。法律规则并不是要陈述事实,而是要设定行为的模式;它们并不是要探究既定条件下的行动 过程,追求的是同案同判。同案同判只是指导性案例的功能,而不是其根本价值所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裁判要旨是该案例的灵魂所在,因为正是从裁判要旨中诠释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71.html -
了解详情
和市场竞争秩序这一社会公共利益。 在法律实务上,许多经营者常常深受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扰,但这种侵扰又往往不具备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特别是残缺损害后果与 侵犯了正当竞争者的其他合法权益,这种权益就是正当竞争者应享有的公平竞争权或正当竞争权。[17]针对此观点,郑友德等学者质疑道:将内容模糊不清的公平竞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2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案件时通过审查,认定规章不合法的,可拒绝适用,但不能宣布规章无效和予以撤销;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相应规章合法,该规章即与法律法规一样具有法律效力 的法律时刻。对于行政诉讼来说,由于其涉及到了行政机关,在适用案例指导制度时会产生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不同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是对于其特殊的功能以及指导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59.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是遇到那些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交织的案件,公法与私法交叉的领域,更是如此。[3]也许是因为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上多流于宏观叙述,不能提供具体的 都应该算入合法预期保护的利益范畴之内。这种观念与目前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赔偿标准趋同。[32] 或许,在公法上,预期利益需要根据行政法律行为的内容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3.html -
了解详情
》第52条、53条等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行为人资格合适、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些要求基本上都是实质 作出了特别的让步。在英国,从16世纪起就一直设有独立的海事法院,由合法组成的审判团处理航运事务,普通法法院对此不得介入。现在,海事法庭已经成为高等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1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