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道德规范,使道德规范法律化,法律规范具有道德价值。这一原则与市场经济有天然的亲和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 相符,或认为与事实相符时仍然进行争执。当事人必须完全且真实地就事实上的争执作陈述{8}。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违反了真实义务,即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7.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行为予以法律规制。[38]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收集制度经历了从主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到原则上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收集证据的嬗变,尽管这种变革符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33]王利明:《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3页。 [34]陈瑞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5.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在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个人合法权益与他人合法权益、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民事诉讼秩序的矛盾对立中,以平衡这些价值冲突为出发点,以证据能力之合法性要求或证据 探讨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与证据的证据力问题相关联,参见敖德:《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载《前沿》2004 年第10 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14.html -
了解详情
需求方面的程度如何,并非对当事人选择程序意志尊重的程度如何。因此,基于民事诉讼法的公法性质和民事审判权的公权性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意志不宜扩大至对 是否行使上诉权由其自己定夺,法律对此不予干涉。第一审判决做出后,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放弃上诉权,该案事实上就是一审终审。但这种情况通常被理解为是对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1.html -
了解详情
不断产生。其次是人身法律关系案件大量涌现,当事人提出了许多新的人身权利主张,使得人身关系案件在整个民事诉讼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上升。就人格权而言, 成功地处理了相当一批汽车事故赔偿纠纷。[15] 我国现阶段也已经建立了一些类似的行政机构,比如,商标局对商标权纠纷、专利局对专利权纠纷、环境保护局对环境污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32.html -
了解详情
和正义出发,审慎地判断证据,认定事实,理解并适用法律作出裁判,是法官审判权的本质特征。据此作出何种裁判属于其自由裁量权。因此,不同法官对相同案件甚至同一 宏观的层面上去寻找出路。纠正法院可能错误的裁判,应当以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为基本思路。总之,我国当前民事诉讼中的许多问题,不应该,也不可能依赖针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7.html -
了解详情
,也便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减少讼累,避免重复劳动。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两种 程荣斌编《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0版。 [3] 陈光中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 邵世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1.html -
了解详情
。 此外,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目的是为推动司法部门尽可能多地适用简易程序,但由于简易程序规定的审结 民事诉讼中可列第三人,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却不能。因为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的界定中无第三人,列第三人于法无据,故使第三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之初的强制答辩制度,被告不提供答辩状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被告不答辩致使案件信息在诉讼之初无法在当事人之间交流,法官对案件信息也不能全面 提交答辩状,并给予时间限制,如被告逾期不提交答辩状,则直接产生视为承认原告主张的法律后果。 三、证据交换与举证时限 如果说诉答程序是主体间信息交流过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03.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审计或资产评估等,都会使刑事案件不能及时审结。特别是当民事争议涉及面广,案情复杂时,只能将其分离出去,与刑事部分分案审理,从而难以 诉讼过程中提起就否认其本身的性质,诉讼时效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紧密相关,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部分应适用刑事追诉时效,民事部分则应适用《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