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学者的误导。应该指出,上个世纪初中国法律按照西方法律模式改制并制定民法时,并未对所接受的各种法律概念和制度进行过透彻充分的研究。当时的法律 特别是legalact的译法与原文本旨相去甚远,实际上可以对应于德国法一般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但是,这种客观情况对许多不了解德文的中国学者自然产生了误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75.html -
了解详情
法系中追求和谐的立法理念、周密的刑罚理论、完善的行政法体系、以及以人为本的法律思想,无不闪烁着古代法学家智慧的光辉。即使在被当今民法学界所关注的私法领域 所限,就不一一罗列了。 目前在法学界流行这样一种错误倾向,一些学者热衷于照搬西方的法律模式,有时甚至不加取舍,盲目移植。而对中国固有的优秀法律传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62.html -
了解详情
熟视无睹。 (四)立法与执法的脱节与协调 任何国家步入法律的现代化,最根本重要的前提工作就是立法。通过立法设定行为模式、提供手段、指引方向、确定目标,把 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中的二难矛盾:一方面立法步入快车道,大量法律、法规纷纷出台,甚至泛滥成灾、毛病重重,超出了社会理解、接受、消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21.html -
了解详情
的学者当属美国法学家德沃金。1967年德沃金在《芝加哥法律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规则模式》的论文,在该文中德沃金以规则与原则的区分为 上述差别,在适用方式上也有明显不同。德沃金对此曾有精辟分析:第一,法律规则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all-or-nothing fashion)。规则在适用时,要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1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世界性残酷竞争中,还是毅然取法西方,解体了数千年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诸法合体的法律模式演进成近代的部门法体系。沈家本这样说明清廷修律变法的原因:今 的压力下进行的。变革的紧迫性,使当时人们无暇对新接触到并将要引入中国的西方法律制度的原理做深入的探究,当然更无暇对延绵了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法律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25.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变动规则对于一切权利变动所具有的模式示范作用,由此导致物权法规则可以直接适用或者准用于投资行为所涉及的某些基本的法律关系。 (一)投资关系中的 或者其他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客户保证金等款项的所有权归属及其返还请求权之优先性的法律机理,做出清晰的说明:货币为一般等价物,不具有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14.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实际上便无法行使。因此,在当前的模式下,企业终止时国家征税权的实现实际上形成的是企业的单方义务体系,却 )企业投资者责任 根据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它股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71.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法律的伸缩性。我们能探索未来的发展规律,但我们却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预测未来的状况。而法律又必须提供人们的行为模式,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1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问题归纳、抽象出来,形成为一套规范性或指导性的法律模式,其真正适用须结合每一个国际组织的具体情况。 第三个问题是,国际组织由暗含权力 协定现在已制度化为“维和部队地位协定”(SOFA),其中规定了维和部队在东道国的法律地位,包括特权与豁免。 [45] 刚果与联合国签订的《基本协定》(A/480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6.html -
了解详情
对我国学者的误导。应该指出,上个世纪初中国法律按照西方法律模式改制并制定民法时,并未对所接受的各种法律概念和制度进行过透彻充分的研究。当时的 特别是“legalact”的译法与原文本旨相去甚远,实际上可以对应于德国法一般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但是,这种客观情况对许多不了解德文的中国学者自然产生了误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