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了折衷的客观主义。实践中,法院也基本奉行的是将上述两种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即考虑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图,又在这种意图不明时,依客观标准确定合同内容, 对方协商过程,常常有重复使用的特性,对格式条款的解释应强调客观统一,与法律解释有相似性,不同于一般合同解释。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2.html -
了解详情
的,该合同的效力如何。对此,法律并未设有明文,为法律漏洞。是否应一律采反对解释,或分别不同情况而予以不同的解释方法,颇值检讨。《合同法》 进行重大改革。有一些条款比较复杂,无法简单地归入“条件”或“担保”。违反这些条款的法律后果取决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害,而不是这些条款是“条件”还是“担保”,这些条款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3.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人进出口公司与被上诉人石化经营部于1993年签订的93004号工矿产品购销合同,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应依法确认为有效合同。合同约定的“1993年7月5日前”,是货物 义务难以确定时,应依据习惯予以补充。此为各国法律及国际公约所共认的解释方法。惟应注意,采为解释依据的习惯,应是当事人双方共同遵守的习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4.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对萨维尼、普赫达(Puchta)、耶林等人使用的法学方法的论述,认为19世纪是概念法学(Begriffsjurisprudenz)的世纪。概念法学源于19世纪 概念中包含的价值优于下位概念包含的价值,这是概念法学法律解释的一个基本准则。可见,在法律行为模式下,任何关于行为的规范自身都不能决定自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2.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合同解释与法律解释对法官裁判来说同等重要。法官在裁判合同纠纷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合同解释理念与掌握正确的解释方法。 一、合同解释 而来,但是从台湾地区“最高法院”的判例来看,运用诚实信用、交易习惯等进行合同解释,因而实务上采用的也是折衷立场[6]. 我国《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20.html -
了解详情
优势地位。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资产额大幅增加,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所有权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遗嘱继承制度日益显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就应认定甲的财产继承者是其弟弟的妻子。 除以上所述解释方法外,限缩解释、扩张解释、当然解释等亦可为法院在实务中所运用。“当然每一种解释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10.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救济是实现权利,防止侵害或补偿侵害的方法。《牛津法律大词典》解释:救济是纠正、矫正或改正已发生或业已造成的伤害、危害、损失或损害 妨害除去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二者统称为所有权保全请求权。什么是妨害?德国学者解释说:“第1004条规定除剥夺或者扣留占有之外所有妨碍所有权的形式。……由于所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8.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也非道德人治插足法治的遗风。在舍弃法律与道德这种宏大的价值叙事,专注于该案中法律方法的运用和法律解释的特有逻辑,对司法实践中的法律 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陈弘毅。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J].中国法学,1997,(3):33-38. [5][美]克利福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话,经过诸多学者在寻求利益衡量理论客观化上的努力,利益衡量作为法律解释的一种方法,已经形成了相对客观的标准,有了可以遵循的一些规则。[14] 的联系比前面这个案件更为接近,然而最高法院拒绝承认有因果关系存在。[30] 因此,法律因果关系的确定可以说是利益衡量的结果,那么在衡量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4.html -
了解详情
、亦即由于不同法系人评价的客体-判例法和成文法的差异,导致了两大法系之间法律解释价值量与质上的差异。质言之,判例法与成文法的差别正是两大法系对刑法 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此事实是否符合现行刑法第246条所规定的“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侮辱罪行为要件?显然,这存在一个司法上确认的事实与规范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