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犯罪人,预防和减少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秩序。我国应然的刑罚目的是:惩罚犯罪人,防卫社会免遭犯罪侵害。{26} 笔者认为,从其 重罚、轻罪轻罚。因而,报应限制了刑罚的适用程度,这是报应刑的量的要求。可以说,正义是报应论的理论基础。(2)报应作为一种常识,为社会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07.html -
了解详情
改造犯罪人,预防和减少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秩序。我国应然的刑罚目的是:惩罚犯罪人,防卫社会免遭犯罪侵害。{26} 笔者认为,从其 重罚、轻罪轻罚。因而,报应限制了刑罚的适用程度,这是报应刑的量的要求。可以说,正义是报应论的理论基础。(2)报应作为一种常识,为社会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200.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的语言表达和承载。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的制定应当充分关注人性基础。法律要取得实效、获得认可乃至被人们信仰,前提条件在于规则的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无法环绕的议题。本文中对法治秩序的探讨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梳理,限于篇幅,法治秩序涉及的许多理论问题和牵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58.html -
了解详情
依靠三段论推理方法办理案件只是一种空想。反过来,在法治理念下不运用三段论推理方法也是很困难的。对三段论推理方法的批评实际上只是臆想一个假想敌作为靶子进行的 的关系很有启发。参见韦诚:《方法学--科学发现的理论基础》,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12-13页。 [10]周舜隆:《司法三段论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32.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法学》2009年第12期 【摘要】我国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已15年了。总结过去15年的法治建设经验,其中最为重要 ,现任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常务副院长。 【注释】 本文获得国家211第三期建设项目转型期法治的理论、制度和实践、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74.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如果一个社会每年有10%及以上的人口涉诉,基本上就可以称之为诉讼社会。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随着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也随着 法治的产物。然而,近30年来,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公民权利保障意识的提高,公民在遭遇权利侵害之时,大都会选择向法院起诉来解决纠纷,从一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22.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如果一个社会每年有10%及以上的人口涉诉,基本上就可以称之为诉讼社会。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随着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提升,也随着 法治的产物。然而,近30年来,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公民权利保障意识的提高,公民在遭遇权利侵害之时,大都会选择向法院起诉来解决纠纷,从一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5.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是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确立的理论基础和政治保证。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 建设而言,它实现了法治,保障了人权。 (三)、是立法发展的要求 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明确的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这是我国刑法理念的重大转折和进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76.html -
了解详情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刑事司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其内容包括依法治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10.html -
了解详情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逻辑,也是深刻理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大意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立法是人民意志 精神和法治理念,肯定了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公开性稳定性权威性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