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特别设计了几个相关的问题,想要从中发现目前在医疗纠纷中可能的争端指向何处。 (1)证据意识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证据 主体的医院和医务人员是不是对该新制度深恶痛绝而敬而远之呢?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是否应当建立医疗责任险制度 据图表52,有高达96.1%的医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11.html -
了解详情
的医患冲突。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医患冲突并没有如人们想象的尖锐,对于证据、鉴定、告知义务等医疗纠纷的相关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地探索;而医疗 了解程度各异的患者的不同情况,全盘考虑以设计问卷,争取适应不同患者接受调查的特殊需要。 【注释】 调研组组成: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成都610041);西南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1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刑事质证制度的研究和剖析,有助于司法工作人员正确掌握,运用证据,准确查清案件事实,提高审判质量。本文首先对质证制度的基本原理质证法律关系 在质证的范围内,未能表述清楚,或者审判人员未能听清的内容。审判人员在证据调查过程中,应避免因频繁的发问使自己卷入双方所争执的问题,这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8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问题。如早在2000年6月,河南省兰考县人民法院在青少年刑事案件中试用社会调查报告,为量刑活动注入新鲜的内容。2002年3月,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依法有权参与法庭审理,参与证据调查与法庭辩论。但是,在审判实践中,被害人出庭问题引起很大争议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在二审程序中主要是指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即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 证据规则》之所以这样规定,应当是基于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在看待(申请)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问题上可能存在认识差异的考虑。在二审法院对案件基本事实比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6.html -
了解详情
结构的扩散,事实之争不再尖锐地出现在控辩双方的对质中,事实调查的范围和证据开示过程所能发掘的厚重的事实材料案卷,提出了大量的组织和 1281,12821283,1284,1302(1976). [7]吴丹红、黄士元:《传闻证据规则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同上。 [9]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9.html -
了解详情
等得以具体化。广义上的辩护权除包括狭义辩护权以外,还包括其延伸部分,如证据调查请求权、上诉权、申诉权等,甚至可以说辩护权是被指控人所有诉讼 辩护律师还要时刻防着诸如律师伪证罪、泄露国家秘密罪等法律陷阱。这使得辩护律师行使调查取证权时困难重重而且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面临牢狱之灾。 三、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65.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作用,由侦查阶段主张国家具有单方面侦查权的侦查职权主义,到审判阶段由法官直接调查积极审判的法官职权主义,都显示出一种国家主义倾向。它强调国家机关正确解决社会 询问,以图抵消主询问的作用,主询问与再询问可以循环多次。这就是抗辩式证据调查。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既有价值上的考虑,又有技术上的动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询问不允许以宣读以前的询问笔录或书面证言而代替。 该法第261条规定对证据调查的结果,由法庭根据它在审理的全程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心确信而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2.html -
了解详情
第4页。 [16]参见[德]汤玛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审前程序与证据调查:参与的主体与程序进行的原则,载《法学丛刊》第177期,第16- ,载《法学丛刊》第178期。 [24]参见吴巡龙:《新刑事诉讼制度与证据法则》,台湾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92页。 [25]Michae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