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体,不能构成贪污罪的主体。 二、关于贪污罪对象的问题 贪污罪的对象是研究贪污犯罪一个必不可少的问题,刑法第382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问题》,中国检察官出版社,2000年1月第 1版。 B:郭清国《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案件刑法适用的新问题》,《人民司法》2005年第3期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3.html -
了解详情
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罚规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使我们在惩治贪污贿赂犯罪中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认罪态度好,如实交代非法财产来源的, 佑生 主编《职务犯罪研究综述》 法律出版社 1996。 朱丽欣 编著《查办贪污贿赂案件执行手册》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 高铭暄 主编《刑法学》 中央电大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92.html -
了解详情
发布了《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其中,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以贪污论处的问题作出这样的规定 ,就解决了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不能退还的行为构成要件相同,仅仅由于案件诉讼程序的不同而改变对行为定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昌等.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57.html -
了解详情
发布了《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其中,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以贪污论处的问题作出这样的规定 ,就解决了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不能退还的行为构成要件相同,仅仅由于案件诉讼程序的不同而改变对行为定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昌等.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78.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相差悬殊的案件在量刑上难以拉开档次,难以做到罪责刑相适应,严重影响了一些贪污、受贿案件裁判结论的社会效果。其三,量刑标准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利于实现刑罚公正。现行刑法典对贪污、受贿罪的不同量刑幅度大体上采用的是单纯数额标准,其他犯罪情节基本上没有在量刑上得到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23.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不是非法占有公款的客观结果,而是非法占有公款的行为和过程。 [关键词] 挪用公款;贪污;转化;客观条件 1997 年刑法修改前,单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将挪用公款不退还的 能力还,或者客观上有能力退还而主观上不想退还而未还的,应以贪污论处。这在理论上属于一种犯罪转化,就像刑法第269 条规定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5.html -
了解详情
年7 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 联合发布了《关于当前办理经济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 》,其中规定: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问题 无能力还,或者客观上有能力退还而主观上不想退还而未还的,应以贪污论处。这在理论上属于一种犯罪转化,就像刑法第269 条规定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05.html -
了解详情
,是民主表决制度不可缺少的政治权利制度。[9]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重刑化在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在 版,第102104页。 [10] 参见1998年4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1999年5月9日施行)第6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18.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犯罪分子适用没收财产刑的更是少数[⑩]。到了新世纪,更是许多涉及数百万乃至数千万贪污贿赂案件都未能予以严惩。这里虽有法律变更的原因,但众多案件 法杂志》2000年第5期,第27页。 [12] 梁国庆主编:《国际反贪污贿赂理论与司法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3] 《中国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72.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行为人犯罪数额聚增的情形而设定的。在司法实务中,如果在查处贪污受贿案件中,附带查出行为人有不明来源的财产,虽然其不明财产尚不构成巨额财产 [2] 见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9月16日颁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试行)》的规定。 [3] 王琼:《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洗钱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