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出了专门规定。其第300条至318条的规定就是有关专门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和少数股东的利益的。归纳起来,其保护债权人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法定盈余公积金 如子公司债权人因此而遭受损害,譬如,子公司债权人自己的债权有可能不能满足时,则可以拒绝母公司债权人的债权要求,以维护子公司债权人的权益。这是考虑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9.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的价格。[30]ALI积极监督模式强调宽泛的社会利益,而非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这可以从报告者举出的公司治理失败的重点案例(即海外贿金案)看出:因为彼时 雇佣合同无由更改或取消。(公司法119条)漠视股份公司的资合性质,必将损害中国公司的融资能力,丧失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由于壳资源的国家垄断,国内资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2.html -
了解详情
也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登记,故意逃避公司或企业债务,极大损害了债权人合法权益。有限责任公司的注销必须是股东到工商部门提交注销申请办理注销手续,而 开办的企业倒闭后债务谁来承担问题的批复》中规定“行政单位开办的企业,公司停办后,凡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6)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0.html -
了解详情
董事,尤其是独立董事实际承担监督职能;二是德国“双层委员会”的监控机制,由股东大会和工会机构选举产生监督委员会与有监督委员会公开招聘的管理委员会共同履行监督职能 公司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欠款;(5)、独立董事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6)、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5]、李建伟。《论我国上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7.html -
了解详情
制衡状态。另外,《公司法》第111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 ,即是否有需要法院裁决的必要性和实效性。本案属于少数股东遭受公司董事(长)及多数股东不公平性损害行为后要求法律救济的案件。对此类行为外国公司法的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98.html -
了解详情
投资的公司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如果公司的事务或行为现实地损害了或将要损害股东的利益,致使股东的合理期待落空,法律理应为股东创造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而强制 的损害承担或连带承担法律责任。这些义务对于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防止董事滥用权力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公司法》对此却未明确加以规定,希望这种缺憾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73.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独立、公正、客观、有效地行使监督权,防止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共谋而损害公司与股东的利益,各国公司立法普遍有执行机关成员不能相互兼职的规定,我国《公司法》也 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时,若仍由董事会代表公司,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权益及易受损。因此,当公司与董事之间发生权益纠纷,或者董事自己包括与董事有直接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20.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制使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的具有“独立性”的董事,而不是沦为管理层特别是控制股东掌握的管理人员的附庸,以至于成为“花瓶董事”。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立法的 是否采取有效措施回收欠款;独立董事认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项;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因此不难看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独立董事的权限范围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23.html -
了解详情
本身的先天性缺陷,即股东极易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的地位,造成与公司之间的财产及人格混同,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如何规制 价值的制度体现,相信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法人独立人格制度的两者结合能使一人公司这一市场经济的细胞得以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60.html -
了解详情
对我国对于法律僵局问题的解决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希望对完善相关立法和法律实务有所帮助,保护股东权益,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司制度的繁荣有序发展。 关键词:公司 股东会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7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