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性的考虑始终影响着法的抉择和法的制定,毫无疑问,经济性而不是社会性,是法的本质之一。从我们现在可以理解的角度看,习惯正因为它的广泛认同性和普遍遵循性 这样的发展?这与法的本质是否有关联?就我理解,这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毕竟从原始社会继承来的习惯是有限的,而生产的大发展和人们的大交往产生了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50.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如果判决后有高一级司法机构把关,这样的冤案可能是可以避免的,数日前,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接受表示:死刑核准权收归高法。 (六) ,不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更不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发达;相反,死刑的作用是人类未开化时期继承下来的遗迹,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末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6.html -
了解详情
又变成了驯服的奴才。鲁迅分析的尽管是旧中国的国民,可是今天的人们反躬自省,是不是仍旧留有这种国民性的影子呢?当前我们的警察队伍中,少数人特权思想极其 ,同时对被害者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在我国国民的心目中,打击犯罪中的些微不合法是可以容忍的,只要犯罪分子得到了惩罚,但无法容忍真正的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制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22.html -
了解详情
,年轻的苏维埃刑法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为指导,开始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犯罪构成理论,并加以彻底改造。他们一方面公开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性质, 由此可见,当我们论及犯罪行为客体时,必须从犯罪行为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去寻找,从犯罪行为指向或施加影响的客观事物中去寻找,而不是从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03.html -
了解详情
官员渎职而产生的危害超出人民可以承受的范围。关于贪污贿赂的犯罪,国外发达国家的确很少用死刑来惩处,因为它被视为经济犯罪而性质不是特别严重。但对于中国来说 对官员犯罪采取的以赃论罪的方法和严厉打击的思路是有价值的,1907年刑律草案应该予以继承而不是摒弃。 [8] 但对于特定身份的人犯罪,如故意杀伤皇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0.html -
了解详情
被压制和剥削的地位,那么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会产生。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他们可以选择加入这样的集体,成为他们所认可的一部分,从而加倍的攫取利益或者使自己处于安全的 ,补充了道德内容,细化了道德所渗透的领域。但我们是不是就应该说这些新增的内容才是我们的道德? 道德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尽管有其局限性和糟粕,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29.html -
了解详情
3、分支机构与他人恶意串通,达到损害企业法人利益的目的。分支机构基于执行阶段可以追加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规范基础,与他人虚构法律关系,通过仲裁予以确认后,在 因履行债务而减少财产,从而影响了该民事主体对其他债权人的偿债能力。那么是不是所有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均应有不予执行、撤销申请权呢?民事诉讼法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79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禁止性规定;b.调解协议的达成系出于当事人自愿。如果对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情况:从表面上看,当事人在调解中作出的让步是对其 既违背合法原则又背离自愿原则的协议却能够以合法形式被赋予法律效力。试想,这是不是不合理制度为地方保护主义造就的一个魔鬼者的乐园? 同时,虽然民诉法第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35.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了《地下深层空间使用法》。[54]我国《物权法》第136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 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原来的物的概念中,究竟是不是能够涵盖现在多极化的物。因此,我们首先要讨论的,就是要对物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49.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损失,而对人格权的损害一定会造成精神损害。因此,判断一项权利是不是人格权可以从是否造成精神损害为标准。主张将人格权独立出来的学者认为,法人享有 ?那么现在对人格权又如何看待,在这里我试图论证人格权的基本性质是不是民事权利。首先我们看人格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人格权作为一种法律术语,产生于19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