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无法在本研究数据库中检验此变量与死缓适用的实然关系。 (2)犯罪预备、未遂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最高法院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约束全国法院对酌定情节的认定将是最好的方法(这将在后文详述)。另外,由于笔者对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78.html -
了解详情
,教唆犯也应和正犯作同样考虑,即教唆犯的故意也应以既遂结果发生的认识为必要,在没有既遂结果发生的认识的未遂的教唆的场合,因为欠缺故意,故未遂的教唆犯不 内即敲诈勒索罪的限度内成立共犯。但由于B具有抢劫的故意与行为,对B应认定为抢劫罪(不成立数罪)。 [84] 参见(日本)山口厚著:《刑法总论》(补订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2.html -
了解详情
个。分别涉及居间合同纠纷,二审诉讼期间当事人达成诉讼外和解协议与判决的效力关系,对于利用新形式、新手段受贿的认定,以及对实施极其严重犯罪被判处死缓并限制减刑的具体 、宋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威胁方法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抢劫罪。鉴于董某某、宋某某系持刀抢劫;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均为初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727.html -
了解详情
了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完全符合犯罪中止的要件,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及中止犯,作如下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对于中止 有本质的区别的。被害人如果说没钱被告人就会放弃不再继续要钱,没有对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构成危害,被告人的行为与一般的抢劫罪相比要轻得多,所使用的工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163.html -
了解详情
刑的5 0%以下; (3)对于同一罪名中,既有犯罪既遂又有犯罪未遂的,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从宽及从宽的比例。 7、对于中止犯,综合考虑犯罪 。 4、为索取合法债务,争取合法权益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五)抢劫罪 l、构成抢劫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451.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由于共同意思主体说说理上所采取的团体责任与现今的责任理论相悖,而且,在内容上不够明确,可能导致共谋共同正犯的认定范围不当蔓延,对于归责的具体标准和 、共谋行为的实行行为化、正犯化。因此,只要实施这些组织性质的共谋行为即构成独立罪的既遂,也并不依赖于其他共谋者着手实行行为与否。 (2)总则意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818.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不大,固然也不能定为抢夺罪。另外,抢夺罪的既遂,未遂,应以财物是否已经脱离了持有人的完全控制,支配和犯罪嫌疑人是否实际控制为准。可以不考虑犯罪 重要条件。此外抢夺的情节对认定抢夺罪也具有影响。因此,抢夺公私财物数额不大,情节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2、与抢劫罪的区分抢夺罪与抢劫罪都以非法占有公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98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体例不同于外国(我国刑法分则条文并没有独立规定未遂犯),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关系不应当是法条竞合的关系。如果认为114条是结果犯,而115条第1款是结果 拟制的方法,同时提高法定刑,以做到罪行相适应。例如,263条抢劫罪,在以杀人作为手段劫取财物的场合,其法定刑就相应地提高到10年以上直至死刑。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076.html -
了解详情
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第六条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 16号)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895.html -
了解详情
,论者既然否认共谋而未实施实行行为者成立共同正犯,又主张可以成立既遂、未遂,是否与自己主张的由是否实施属于刑法分则规定的实行行为,来决定成立共同正犯的观点 发展的需要,但必竟它是对共同正犯概念的扩张。因此,对于共谋共同正犯的认定,关键在于其共谋之实效。主要应当从共谋而未实施实行行为是否具有相当于自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