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于各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民事审判程序。1963年,第一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提出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 司法部高等院校优秀教材称号。2004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田平安任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学原理》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4.html -
了解详情
应包括的重要内容。但近年来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对如何构建民事调解衡平机制还存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建立调解人员与审判人员分离机制。这种观点认为,采取调审结 年第2期,第34页。 ⑧ 吴庆宝:《裁判规范的理解与适用》,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4月13日第B3版。 ⑨ [日]加藤一郎著:《民法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15.html -
了解详情
展现司法公正、体现司法为民的主要内容。在民事审判中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明确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对 明法律规定。经过11个小时细致的调查和耐心的教育,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取得成功。这完全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避免了案后当事人上诉、上访、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56.html -
了解详情
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刑事自诉案件的调解又称为刑事调解,主要指人民法院在刑事自诉案件中,主持双方当事人,在分清是非和责任的基础 矛盾。对错误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和训诫。 3、结合民事调解的方法正确处理刑事调解。民事调解中注重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合作协调、注重邻里好友、亲属的规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60.html -
了解详情
或不当之处,纯属一家之见,望同仁给予商榷和指正,以便在工作中共勉。 1、人民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立案审查审判流程管理信息表应填写全面、规范,其中民事一审 ,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婚姻法中的此条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则,审判人员在办理离婚案件时,调解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调解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13.html -
了解详情
,要用尽一切方法,穷尽一切执行措施。 2、在刑事判决之前,争取做好附带民事的调解工作,争取被告人及其家属能尽量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而法官也应把被告人积极 第95页。第96页。 3、唐德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79.html -
了解详情
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在审判过程中怎样做好附带民事调解工作,怎样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及时得到赔偿,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化解矛盾。当然,在加大调解力度的同时,也要处理好判与调的关系,对穷尽手段、久调不决的,应当及时下判。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 朱岩琴...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31.html -
了解详情
对不尽赡养义务的人进行对比教育则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可以列举新闻媒体或人民法院公告上公布的一些类似案例,引导当事人作出正确的选择。 (四)、换位法。调解 错误观点和主张,引导其无条件地接受劝说者的观点。 (八)、宣泄法。调解法官在进行民事调解时,应使当事人的消极情绪的到宣泄和释放,然后在进行心理疏导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01.html -
了解详情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纠纷大量涌向法院。调解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法定结案方式,一方面因能够实现案结事了、有效增进社会和谐,其作用越来越 前调解时,除了由立案庭负责庭前准备的人员参加外,还可根据民诉法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的规定,邀请法院之外的第三人参与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6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效率的重要制度。然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从此,不适用调解被看成是行政诉讼的一大特色,区别于刑事诉讼和 或公共利益。这种观点,混淆了民事调解与行政诉讼调解的区别。在民事领域中,民事权利是私权,允许当事人放弃合法权利进行调解。而行政诉讼中,由于行政权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