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16635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有这样一些案例,即检察官明知被告人确实犯了罪(事实上的犯罪),但由于缺乏证据或证明无力等,估计在法庭上很难证明被告人法律上的犯罪,换句话说,可能 )确定被告人对指控的理解 法官的另一个责任是审查被告人是否理解检察官的指控。联邦刑事诉讼规则规定:法院须在法庭上公开宣读或告诉被告人被指控的罪行,确定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13.html -了解详情
认为赋予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沉默权,有助于遏制刑讯逼供、实现控辩平等,再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予确认。考虑目前我国侦查资源严重不足、侦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实际 说”、“依据说”,有学者提出新的观点,认为“蕴含了证据信息的物质载体是证据”,进而将刑事诉讼证据的形式分为人证和物证。 正确认识证明标准。多数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29.html -了解详情
称证明要求,是指承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受审判中心主义的影响,有人认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只能存在于法庭上的审判 风险,此举毫无实际价值。实践中有人根据分层理论,认为,检察机关没有必要要求公诉证据标准必须达到最终足以定罪的程度,3有的检察官还认为,起诉无须按照法院作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html -了解详情
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况却令人非常担忧,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晋江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公诉的刑事案件中,证人绝大多数均未到庭作证,未到庭率在98%以上,极少数出庭的证人也 必须由控辩双方辨认、质证,书面的证言不能作为法庭采纳的证据。在当前的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庭之所以会既可以采纳书面证人证言、也可以采纳证人当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10.html -了解详情
诉讼法规定中的上述自相矛盾之处。但是,既然法律已经如此明确地宣称“不属实者非证据”,学者们便只好发扬我国文人与人为善、与“上”为善的“优良传统”,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各显其能 回避、迎合的态度。 其实笔者在10年前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刑事诉讼证据属性新辨”。〔7〕在那篇文章中,笔者力图用“可能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82.html -了解详情
诉权。苏格兰的模式处于辅助起诉权和私人起诉权之间,被害人经检察官同意可以发动诉讼程序,但如果检察官不同意被害人的起诉要求,被害人可以向高等法院申请起诉的 阐明了犯罪所导致的损害结果,这是长期以来被认为与量刑目的相关的证据。1986年联邦德国被害人保护法旨在扩大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尤其是保护他们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8.html -了解详情
方单向开示演变为控辩双方双向开示,这不仅有利于保障诉讼公正的进行,提高诉讼效率,而且还符合国际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发展的趋势。2、建立证据开示 地切断法官庭前产生预断途径,保证法官的中立性,同时,检察机关不再向法院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从而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新的庭审方式在审判中的应有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7.html -了解详情
大法系各国在立法和学理上都采用二元制的证明标准,即刑事诉讼证据采用“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而民事诉讼证据采用“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虽然 需法官理性因素的介入。确认“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意味着承认法官心证在证据制度上的地位和作用。“盖然性占优势”作为一项关于案件事实需要证明到何种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1.html -了解详情
以一般侦查行为的强度,普通人承受诱惑的能力等作为参照进行判断。当然,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作出如此详尽的规定,所以上述分类和判断标准只是从学理上进行研究得出的 而侵犯了基本的人权,因此,对于通过“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取得的证据,相应地就必须在刑事诉讼中排除;如果属重大违法(如引诱清白的人犯罪,陷无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3.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搜索历史 清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