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论[15] 民事主体功能论认为,法律对于民事主体的规定,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赋予所有自然人民事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民事法律关系, 只在于自然人的主体地位是否始于出生和终于死亡等时间的问题,这体现了对人的权利的全面肯定和赋予。 现代民法谈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争论较多的,在于对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63.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权,而不是什么混合型权利。至于股权,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权,如前所述,它与具有人合性质的一般社团中的社员权是有不同的。股权 具体财产权利均可纳入上述权利范畴。德国法建立的二元结构的财产法对后世立法影响很大。现代民法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财产权体系,是各国立法者与法学家为之努力探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58.html -
了解详情
称的物,包括有体物与无体物,甚至包括权利,为广义上的物。因此更精确地说,第90条所称的“本法”实为物权法。那么,无体物又是什么?以德国法理论 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又恰恰是现代民法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立法现状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国……建立了物权法和债权法模式,除对知识产权于以专门规定外,其他无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80.html -
了解详情
人文主义与个主义思潮的影响,和现代人权运动的高涨,欧洲各国纷纷开始了民法典的编纂活动,开始重视对“享受本身”保护,保护人格利益越来越成为现代民法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勒。但这并不能表明古代社会已经有明确独产的民事赔偿制度和人格利益保护制度。 ③ 19世纪初,普鲁士法、奥地利民法、萨克逊民法对姓名权作了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75.html -
了解详情
指导行为实际上带有强迫性的场合),该指导行为实际上应按照民法原则将其作为违法行为加以撤销。这是因为,民法原则要求当事人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 审查范围。某些行政内部的指导行为因产生了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后果,也可纳入司法审查范围。――人们对复审时机问题的认识有很大变化和分歧。比如案例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3.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指个人对物的控制,后者指帝王对一切人的控制。孟德斯鸠也曾精辟地论述过这种区别,他说,政治法使人获得自由,民法使人获得财产,两种法律的 个体的本性和自由而言,也未必是可长期忍受的。问题是,万一官员的德性靠不住,人们有什么救济呢?事实是,一旦国家对于私人领域的道德失去控制力而且谋求私利的机会增加,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0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物的所有权人与一切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而已。”[62]由于某些民法学者认为从本质上或实质上看物权是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他们坚决主张 在西方意识内部引入了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引入了自我批评,人们加深了对古代居民的了解,现代的人类学才提出关于观察位置相对性的问题。……思考的结果是,现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1.html -
了解详情
会议逐渐演化成理财法院,其不限于调查职能,还逐渐获得法庭的特性。由于财政等原因,中央皇家管理机构对民法和刑法事务日益进行干预。12和13世纪,皇家司法对有关国事 解放的主要力量是激情,即保存的欲望。不同于西方古代政治哲学家的是,他们认为激情是任意的、专横的,有奴役人的倾向,而一个人只有在他的理性能够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28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中心人物,他在自己的论证中批判公法与私法的极端区分,他指出,在中国法学界有很大影响的《公法与私法》这部名著的作者美浓部达吉说得很清楚,过于偏重 私法》一书第164页。 [10]郭明瑞、于宏伟:《论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及其对我国民法的启示》,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4期,第426页。 [11]金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809.html -
了解详情
民法的基本理论已历经数千年,其科学性已经比较稳定,其对于社会实践的良好规范作用大体上也没有什么争议。 应当依据民法科学建立我国的所有权制度。不论是民法 运动是有进步意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要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工人阶级。 19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个事件,它对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489.html -
了解详情